文档详情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荐】.ppt

发布:2017-08-02约1.71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于长春教授 1.资产减值的概念 1.1资产减值的概念 1.2资产减值的理论 1.3资产减值的现状 1.4资产减值的法规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 36)将“资产减值”界定为“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了通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这时该资产的价值就是按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计量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1号——长期资产减值、处置的会计处理》(FAS 121)说:“企业预期从长期资产的使用和最终处置获得的、未折现的未来现金流量低于其账面价值引起的价值,说明该长期资产发生了减值”。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是: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了其可收回金额,因而应确认的预计损失。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损失的各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 2 资产减值的理论 资产涵义转变:从“会计资产”到“经济资产” 资产减值会计的出现:会计报表中心转移 资产减值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 以横轴表示2001、2002、2003和2004年度,纵轴表示资产减值的增加数,可以看到八项减值的总体变动趋势如图: 图中:系列1代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额) ,系列2代表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增加额) ,系列3代表应收账款(增加额) ,系列4代表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合计(增加额) ,系列5代表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合计(增加额) ,系列6代表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增加额),系列7代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增加额),系列8代表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增加额) 。 案例1: 1.4法规依据和参考文件 《企业会计制度》(2001.1.1)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2005.7.22)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36)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财政部相关问题解答 (2002—2004) 2. 资产减值的确认 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我国规定至少每年期末一次测试;而《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征求意见稿)》规定有明显资产减值迹象时才测试。 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时,便应将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损失。 3. 资产减值的迹象 3.1资产减值迹象 3.2资产减值其他规定 3.1减值迹象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企业的市值(如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已经低于其净资产账面价值。(长期投资) 减值迹象(续) (5)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 (固定资产) (6)资产已经或将被闲置、重组、终止使用或者提前处置。 (固定资产) (7)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净损益远远低于预算。 (8)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3.2资产减值规定的国际比较 1.关于减值迹象,IAS第36号规定得较为详细。准则将减值迹象分为外部信息来源(包括:资产市价下跌、企业经营环境及资产的营销市场的变化、市场利率及其他投资回报率对计算资产在用价值使用折现率的影响、资产的市场化金额的变化)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内部信息来源(包括:资产的自然状态和使用方式、资产使用计划及重组计划、资产的经济绩效)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即确认资产减值的所谓“7条标准”。 2.IAS第36号准则对资产减值披露的要求:对单项资产减值损失的恢复,该准则涉及重估资产的规定:如果减值恢复超过原计提部分,超过部分属于重估资产增值,直接贷记股东权益;如果重估资产的减值损失前期记入费用,减值损失冲回应确认为当期收益。 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当公允价值(有效的活跃市场公开报价)不存在时,可用其他评估方法,如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期权定价模型、矩阵定价法、调整期权分布模型以及基本分析等来替代公允价值;另外,在测试资产减值时,该准则是运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总额(非贴现指标,没有利息支出)作为计量属性来同资产帐面价值比较确认资产减值。 4.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禁止对固定资产减值进行恢复是由于:资产经过减值,以减值后资产新的成本基础,将其同没经过减值的资产列于资产负债表中,这就意味着这些资产有着相同的成本基础而无须再对已减值的资产进行恢复,除非有关未来折旧预计、折旧方法的变化或是未来减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