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一章-行政征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行政征收、征用 本章大纲 一、行政征收、征用的概念 二、征收征用的对象 三、行政征收、征用的要件 四、征收征用的类型 一、行政征收、征用的概念 (一)概念 行政征收或征用,是指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正当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出于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单方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无偿地征收税、费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二)国外的相关概念 eminent domain 强制征收、土地征收 Condemnation; Acquisition 征收或征用 Land Expropriation 土地征收 Compulsory purchase 强制收买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征用条款” No person shall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 (三)我国宪法上的概念 2004年宪法修正案: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关于宪法修正案中征用与征收的含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谈到: 征收和征用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 不同之处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 二、征收征用的对象 不动产(土地、房屋):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为国有土地;城市居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被收回 动产:为抗水、火灾、传热病等,强制使用私人物品或劳务 税:税收 费:养路费 三、行政征收、征用的要件 1、基于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需要 2、有明确法律依据 3、经法定程序:听证 4、公平赔偿或补偿 我国的相关立法 《宪法》 《土地管理法》 《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物权法》 《房地产法》 1、基于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需要 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什么是公共利益? 一般性认识 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 维持弱者的生存和发展。 2、有明确法律依据 涉及私人财产权问题,应根据财产权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程度的法律保留; 对土地、住宅的征收征用,受法律制约的程度更强。 3、经法定程序 听证程序 投票表决程序:民主与权利冲突;能否用民主的程序剥夺个人的权利;“投票拆迁”问题 4、公平赔偿或补偿 理论依据:特别牺牲说;公共负担平等 补偿的范围 完全补偿(市场价格); 适当补偿; 合理补偿 四、征收征用的类型 (一)古典征收:针对土地等不动产 (二)一般征收: (三)管制征收(regulatory taking):当政府行为对私人财产权的限制超过“必要限度”时,构成“特别牺牲”时,即构成征收。如建筑物个别高度管制 (四)事实征收(de facto):政府行为对私人财产实施物理性占用或实质上构成物理性占用的情况; 既成道路的征收问题 联邦政府的战斗机低空穿越一座农场,之后农场的母鸡产蛋受到严重影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