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血糖系监测及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糖监测的意义 ①判断并掌握病情控制的程度 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 ③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 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 ①鼓励患者参与糖尿病管理 ②评估治疗有效性 ③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 ?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的调整 ⑤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将SMBG作为教育/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两个著名研究比较显示:多次、小剂量地调整胰岛素可以更好地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SMBG与尿糖、HbA1c的比较 SNBG的注意事项 ①消毒后等酒精挥发干后再采血 ②测试血糖时应轮换采血部位 ③在手指侧面采血 ?血糖仪应定期使用标准液校正 ⑤试纸保存在干燥原装容器中 ⑥采血针丢弃在指定的专业容器中 ⑦注意监测结果准确性: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消毒酒精未干、血糖仪代码和试纸的代码不一致时,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时期血糖监测的意义 ①空腹血糖:提示夜间血糖控制情况。帮助决定治疗和/或睡前加餐的调整 ②餐前血糖: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③餐后2小时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血糖: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⑤夜间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的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⑥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⑦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SMBG的时间和频率 (2009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 SMBG的时间和频率 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血糖的稳定性(糖尿病类型和治疗方案) ②血糖监测结果的利用度(病人和家属;医生和护士) ③愿望 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指南——适用条件 糖尿病患者 ①具备正确执行SMBG并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事件进行记录(手写或电脑录入)的知识和能力 ②具备正确分析监测结果来识别急慢性血糖控制问题和对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计划作出必要的恰当调整的知识和能力 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指南——适用条件 医护人员 ①保证患者适用SMBG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具备坚持回顾SMBG结果并对治疗(行为和药物)作出必要地恰当调整的知识、能力和意愿 ③愿意记录自己定期回顾患者的SMBG数据(记录本或电子版)并在制定血糖控制相关的治疗计划时也使用了这些数据 ?能采用恰当的控制日常血糖所有异常指标(包括空腹/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治疗 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指南——方案 SMBG方案(强度和频率)应根据每个患者特殊的教育/习惯/临床需求(识别/预防/管理急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和医生对血糖数据的需求做到个性化。 ①强化或集中SMBG方案 ②低强度SMBG方案 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指南——方案 ①强化或集中SMBG方案 强化或集中SMBG方案使用“模式分析”,这是得到血糖谱的一种系统方法,能够确定每日血糖情况,进而根据这些结果作出恰当的行动 这种血糖谱可通过在1-3天内每天进行5点或7点检测来产生,或通过“交叉”检测获得,即患者在一周内每天检测不同餐次进餐前后的血糖 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指南——方案 ②低强度SMBG方案 以进餐为基础的检测 发现/评估空腹高血糖 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血糖值的正确记录 测血糖的日期、时间 与进餐的关系(餐前还是餐后) 血糖测定的结果 血糖值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时间、种类、剂量和关系 影响血糖的因素(进食的食物种类、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 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体征等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 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血糖控制和目标值2007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人的其他指标控制状态分布 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 饮食摄入量 运动 反复生病 口服降糖药 其他药物:类固醇、口服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 情绪和身体的应激 儿童期(行为不定性) 青春期(生长激素) 妊娠 肝、肾、胰疾病 酒精 血糖过高——可能原因 情绪因素:情绪激动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增高 饮食不调:饮食过量,使血液中游离葡萄糖增多,以致血糖 升高;饮食不足(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