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1章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9-03-22约9.06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析:(2)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砝码放在右盘,被称量物放在左盘,根据托盘天平的称量原理,左盘质量为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则烧杯的质量(右盘)为30 g-2.6 g=27.4 g.此时必须注意:标尺的每个小格为0.2 g. 答案:(1)③ ⑤ ④ ⑥ (2)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右盘(或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 27.4 (3)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在碱式滴定管中 B.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过滤时没有玻璃棒引流 * 2.“六防”安全事故 六防内容 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 防 爆 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4、C2H2等) 点燃前先要检验气体纯度;为防止火焰进入装置,有的还要加防回火装置 用CO、H2还原Fe2O3、CuO等 应先通CO或H2,在装置尾部收集气体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纯净,确保空气已排尽,方可对装置加热 六防内容 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 防 暴 沸 加热液体混合物特别是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 在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浓硫酸与水、浓硝酸、乙醇等的混合 应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另一液体中,边加边搅拌边冷却 六防内容 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 防失火 可燃性物质遇到明火 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误食重金属盐类等 制取有毒气体要有通风设备;要重视对有毒物质的管理 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收集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的复杂装置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装安全防倒吸装置 防污染 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的制取 制取有毒气体要有通风设备;有毒物质应处理后排放等 3.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 (1)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再用水冲洗干净;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 用水冲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最后再 用水冲洗;溅在眼睛中,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再用5% 的稀碳酸氢钠溶液淋洗,再请医生处理. (2)浓碱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干净; 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溅 在眼睛中,用水冲洗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再请医生处理. (3)无论酸还是碱溅入眼睛,切不要用手揉搓. (4)密度小于水且与水反应的物质着火后,不能用水灭火, 要用湿布或细沙灭火. (5)液溴滴到手上,要立即擦去,再用酒精擦洗. (6)汞洒落后,应立即尽量回收并撒上硫粉,打开排气扇. (7)磷灼伤,用CuSO4溶液抹伤处. (8)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火势较 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 实验室中尾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毒、污染环境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 (2)尾气吸收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和吸收装置. 直接吸收:Cl2、H2S、NO2;防倒吸:HCl、NH3、SO2; 常用吸收剂:水,NaOH溶液,硫酸铜溶液. (3)可燃性气体且难用吸收剂吸收:燃烧处理或袋装.如CO.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在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需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移动试管均匀受热,后加热盛液体的部位 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⑥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②⑥ [解析] ②中CO的验纯应该用排水法先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口朝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爆鸣声.③中实验结束后所有的废液应该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 [答案] B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B.不慎将浓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浓碱液冲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