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恩替卡韦及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影响.doc

发布:2017-06-17约1.6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恩替卡韦及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影响   [摘要] 目的 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与阿德福韦酯组,两组患者治疗前人口学特征、肝功能状况、病毒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阿德福韦酯组40例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组45例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及HBeAg转阴率比较(10.00%vs13.33%,72.50%vs7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TBIL、Child-Pugh评分、HBV DNA阴转率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BIL, Child-Pugh score and HBV DNA seroconversion rate in the entecavir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adefovir dipivoxil group(P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e抗原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实验室、影像、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且e抗原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及并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平均Child-Pugh评分为(9.23±1.49)分。85例患者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简称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治疗组(简称阿德福韦酯组),恩替卡韦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 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7.3±5.2)岁,阿德福韦酯组40例,男性 22例,女性18例,年龄37岁~62岁,平均年龄(46.6±5.6)岁,两?M患者人口学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85例患者收治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的治疗措施,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国药准字为规格为10 mg×10粒,剂量为10 mg/次)治疗,1次/d;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国药准字为规格为0.5 mg×7 s,剂量为0.5 mg/次)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8周,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肝功能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48周时比较两组患者HBeAg转阴、ALT复常、HBV DNA转阴情况,其中HBV DNA小于500 copies/m转阴,ALT复常标准为ALT小于40 U/L,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水平进行检测,并评估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获取的试验数据应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治疗前后AST、ALT等肝功能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检查结果转阴率、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但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ALT、AST、TBIL、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TBIL、Child-Pugh评分、HBV DNA阴转率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组(P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