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_T 3143-2018机车车辆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45. 060. 20S 31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3143-2018代替 TB/T 3143-—2006机车车辆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Tight-lock coupler and draft gear for rolling stock2019-07-01实施2018-12-25 发布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3143-2018目次TIL前言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使用条件4 产品分类与组成5.技术要求6检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9车钩的连接轮廓附录A(规范性附录)B型半永久钩缓装置外形及接口附录B(规范性附录)12参考文献I
TB/T 3143-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TB/T3143—2006《铁道客车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与TB/T3143--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使用条件(见第4章,2006年版的第3章);一删除了风管连接器要求(见2006年版的4.9);一删除了螺纹连接扭矩要求(见2006年版的4.15);删除了解钩风缸要求(见2006年版的4.16);增加了产品分类与组成(见第5章);一修改了车钩的连接轮廓(见5.1.2,2006年版的4.8);一修改了钩缓装置的连挂、解钩要求(见6.1.3、6.1.4、6.1.5、6.1.6,2006年版的4.5);-修改了钩缓装置连挂间隙要求(见6.1.7,2006年版的4.4);修改了高度调整要求(见6.1.8,2006年版的4.18);修改了摆角要求(见6.1.9,2006年版的4.6、4.7);修改了材料要求(见6.1.10、6.1.11、6.1.12,2006年版的4.10、4.11、4.12、4.14);修改了缓冲器要求(见6.1.13、6.3.2,2006年版的4.3);修改了表面质量要求(见6.1.14,2006年版的4.13);增加了钩缓装置组装要求(见6.1.15);增加了钩缓装置可追溯要求(见6.1.16);修改了钩缓装置强度要求(见6.2,2006年版的4.2);-增加了电气车钩要求(见6.3.1);增加了压溃管性能要求(见6.3.3);增加了伸缩装置伸缩功能要求(见6.3.4);修改了空气管路要求(见6.3.5,2006年版的4.17);增加了安装吊挂机构要求(见6.3.6);增加了外观、尺寸、重量检查(见7.1、7.2、7.3);一修改了连挂、解钩试验方法(见7.4、7.5,2006年版的5.3);一增加了间隙测定方法(见7.6);一修改了气密性试验方法(见7.7,2006年版的5.4);-修改了静强度试验方法(见7.8,2006年版的5.1);-增加了缓冲器性能试验方法(见7.9);-增加了压溃管性能试验方法(见7.10);-增加了伸缩机构功能试验方法(见7.11);增加了电气车钩性能试验方法(见7.12);ⅢI
TB/T3143—2018—修改了动作试验方法(见7.12.8,2006年版的5.2);一增加了安装吊挂机构功能检查方法(见7.13);—一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2006年版的第6章);一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要求(见第9章,2006年版的第7章)。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辉、陈凯、李明刚、庞伟娟、刘青波、郑伟、高军、杜彦品、吴刚、杨相健。+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IV
TB/T 3143-2018机车车辆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机车车辆用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条件,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本标准适用于铁路机车、客车及动车组新造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EC60068-2-78:2012,IDT)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IEC60068-2-30:2005,IDT)CB/T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