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香港未来经济发展前景.ppt

发布:2017-02-28约1.67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港隔夜同業拆息 本港3個月同業拆息 總結 外圍數據疲弱,未有見底跡象 進出口料將減少 唯內地經濟受影響較少,本港可受惠 情況相對較其他地區為佳 亨達國際研究部董事 黃敏碩先生 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前景 香港未來經濟去向如何 外向型經濟 出口轉口,以及金融旅遊為支柱 金融海嘯難獨善其身 受中、歐美經濟互動影響 美國 – 金融海嘯之始 次按源頭,引發樓市、消費大倒退,並牽動全球經濟下滑 美國經濟研究部指美國自07年12月已步入衰退 財長保爾森稱美國經濟仍要承受大壓力 經濟數據疲弱 10月製造業指數由10月38.9,跌至11月的36.2 - 1982年以來最差 10月耐用品訂單急跌6.2% 失業率升至6.5% (9月只為6.1%) 連續申領救濟金人數更屢升不止(10月數字396萬,只較上月高位401.2萬略減) 美國GDP現負增長 第3季按季倒退0.5%,第2季為倒退0.3% 美國連續申領救濟金人數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 11月數字為44.9,較10月的38有所回升 救市是否奏效? 減息/貼現率 - 增強市場流動性(現時利率只為1%,再減空間有限) - 製造另一泡沫? 向金融機構注資、購入資產(如CDO及SIV) - 避免金融機構撥備再上 - 干預市場經濟,用公帑救私營機構 救市是否奏效? 8000億巨額救市資金何來? - 美國可動用資金有限(約1000億美元) - 發債應對 - 美元勢必貶值 資金仍見緊絀,拆息仍處相對高水平 - 市場流動性不足,影響銀行支出 - 企業融資困難重重 - 更多銀行及企業倒閉或削減人手 救市是否奏效? 危機浪接浪 - CDO及SIV引發銀行信貸危機 - 企業訂單大減 - 汽車業面臨倒閉危機 - 信用卡違約風險? 火燒連環船 拖累歐洲及全球市場,主要見於出口及投資 英國、法國及意大利已進入衰退 歐洲經濟表現更為差勁 - 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10月為-24, 較9月-19進一步下跌) - 歐元區商業景氣指數(10月: -1.34, 9月: -0.79) - 歐元區GDP 歐元區失業率 歐元區商業景氣指數 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 歐元區GDP大跌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 GDP 增長放慢加劇 - 第 3 季按季增長只為 9% - 首 3 季累計增長 9.9%,5 年來首次低於10% 通脹 (CPI) 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連續數月下跌(10月 CPI : 4%,10月 PPI : 6.6%)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 11月 PMI 採購經理指數較 10月再跌 5.8 至 38.8 - 04 年 4月成立以來的低位 - 新訂單指數 : 32.3,按月跌 9.4 - 新出口訂單指數 : 29,按月跌 12.4 製造業收縮加劇,經濟下行風險甚高 企業營運更見艱難 內地本年GDP增長 內地CPI走勢 零售受影響較小 10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同比增長 22% - 9月 : 23.2% 2、3線城市仍見增長,支持內需 未來增長料會持續放慢 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中央救市「保8」 4萬億救市措施 - 刺激內需 - 加大基建投放 - 地方政府響應 ?總額高達 18 萬億,當中一半料可獲批 上調出口退稅率、統一企業所得稅 (25%)、個人住房買賣免收印花稅、提高個人所得稅徵稅點:由 1600 元/月增至 2000 元/月 中央救市「保8」 「家電下鄉」 - 範圍包括冰箱、手機、彩電及洗衣機 - 按產品價格向農民提供 13%補貼 - 估計可拉動 9200 億消費 目標: 09 年 GDP 增長至少維持在 8% 本港經濟何去何從 失業率開始攀升 (10月 : 3.5%,9月 : 3.4%) 企業裁員消息不斷 通脹回落(10月 CPI : 1.8%,9月: 3%) 本港失業率 本港通脹急回 政府行動? 為中小企提供擔保 鼓勵銀行提供借貸 能否見效?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