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设计和星际链路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2-1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设计和星际链路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在非静止轨道上的卫星星座,并研究其星际链路的可行性和性能。

一、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设计

我们针对低轨和中轨卫星星座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其中,低轨卫星星座采用极地轨道,中轨卫星星座采用中轨道。

1.低轨卫星星座设计

低轨卫星星座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周期短。为了实现覆盖全球的目标,我们采用了极地轨道,设计了一种由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每颗卫星距离地球约800公里。这种星座的周期约为100分钟,可以提供全球排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地区的通信覆盖。

2.中轨卫星星座设计

中轨卫星星座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周期相对较长。为了增加覆盖范围,我们采用了倾斜轨道,设计了一种由66颗卫星组成的星座。每颗卫星距离地球约2000公里,周期约为12小时。这种星座可以提供全球的通信覆盖,并且相对低轨星座而言,对地球辐射和空间垃圾的影响较小。

二、星际链路研究

1.系统架构

星际链路是指卫星之间进行通信的链路,是实现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我们采用了混合TDMA/CDMA的星间通信系统架构,其中,TDMA(时分多址)用于星座内部通信,CDMA(码分多址)用于星座之间通信。

2.性能评估

经过模拟和计算,我们得出了星座内部通信和星座之间通信的性能参数,如通信速率、误码率、覆盖范围和功耗等。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卫星星座可以满足高速、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通信要求。

三、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在非静止轨道上的卫星星座,实现了全球通信的覆盖,性能满足高速、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要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考虑卫星的制造、发射和维护等问题,并进行更加详细的系统分析和优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