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2015级新生心理动态调查报告【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生心理调查报告
2015年10月19日至24日,心理指导中心统一组织了2015级4059余名新生(含研究生)的心理普查。为了收集、了解新生的心理需求,心理指导中心根据日常的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编制了一套心理调查表,要求接受心理普查的学生先做完这套心理调查表,再进行心理普查。心理普查完毕后,将调查表的结果导入excel表中,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去除没有记录的数据、不完整数据和重复数据),获得有效的调查数据4010条,有效率为98.79%,比2014年87.23%的有效率高出11个百分点。
对2015级新生的4010条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一、2015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1、男女比例:女生2422人(60.4%),男生1588人(39.6%)。
3、独生子女情况:独生子女2444人(占60.9%)比去年的独生子女百分数(62.4%)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国家实行的“单独家庭二孩政策有关”,从个体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多子女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非独生子女1566人(占39.1%)。
4、学院人数分布:
各院学生参加调查的人数统计表:
频率 百分比(%) 法学院 240 6.0 翻译学院 293 7.3 海洋学院 420 10.5 韩国学院 108 2.7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839 20.9 物理学院 153 3.8 商学院 904 22.5 数学院 261 6.5 文化传播学院 246 6.1 艺术学院 251 6.3 研究生 295 7.4 合计 4010 100.0 从统计来看,参加调查的学生和我校2015年各学院新生招生人数一致,调查结果能反映2015级学生的心理状态。
5、在中学阶段,您有没有通过课堂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2677的人(占66.8%)在中学阶段学习过心理健康的知识,比去年的65.9%的比率高出0.9个百分点,说明中学也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没有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有1333人(占33.2%)。
由于中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约67%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过心理健康知识,这对他们进入大学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作用。对于还没有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约1/3的学生,学校和学院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其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
6、在中学阶段,学生是否做过心理咨询?
做过心理咨询的为323人,占8.1%,比去年的比例(9.1%)少了1个百分点;91.9%(3687人)的学生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
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未必都是有心理问题的,目前中学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重,远远大于去做心理咨询的比重。由此可见,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和意识还是存有偏见。学校和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咨询对宣传,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
二、2015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态度
1、自己对身体健康的评估:自认为很好的2126人(占53%),比2014级的新生百分比54.7%低了1.7个百分点,自认为较好的1502人(占37.5%),比2014级的新生百分比36.1%高了1.4个百分点,自认为一般的358人(占8.9%),和2014级的占比8.8%基本持平,自认为较差的24人(占0.6%),比2014级的占比0.4%高出0.2个百分比。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健康是交互影响的。自评身体健康较差的少数学生需要我们在其心理层面上予以积极关注。
2、自己对心理健康的评估:从最健康到最不健康分别用1-9计数,共分为三个等级,1-3分的学生人数为59人(占1.5%);4-6分的人数为1583人(占39.5%);7-9分的人数为2367人(占59%);与2014级学生的占比对比发现,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倾向于更乐观,1-3分的占比比去年高0.3个百分点,4-6分阶段的占比比去年高1.1个百分点。这是否和独生子女的占比降低有关,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持不容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太健康的比例为59%,他们虽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做评估,其实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评分。可见,大学生自我对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持悲观态度的。
4、高中时,您校有心理咨询中心或类似心理咨询中心的机构吗?
在我校新生所在的高中里,73.7%的高中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15.1%的高校没有心理咨询机构;约占11.2%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可能没有设立,或是设立了但是不被学生知道。
随着中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有条件的高中逐步在学校中设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
5、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当问及学生“您觉得做心理咨询是?”学生觉得做心理咨询是见不得人的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