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课程实验报告--借还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课程实验报告
——借还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系 别
管理系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 号
姓 名
成 绩
2011 年 12 月 27 日
一、实验名称:
图书馆借还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系统分析设计的感性认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实验要求
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例如visio、RationalRose等)分析和设计一个实用的中小型信息系统----图书馆借还书管理系统。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系统分析设计的流程及方法,踏实地开展实验活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借还书系统的管理业务描述
图书馆借还书系统属于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部分, 现对进入图书馆借还书系统整体管理业务过程进行分析设计如下:
读者进入图书馆后,若有查询图书的需求,则先进行图书查询。登入查询界面,进行身份验证后可查询需要借阅的图书信息和读者的借阅记录等相关信息。管理员也可以进行相关查询。管理员的查询级别较高,出了一般读者可以有的查询权限外还可以对读者的档案信息进行查询。此外所有管理员的信息可设置权限,只由一名管理员进行管理。
借书时,先提出借阅请求,由图书馆管理员依据读者的借阅资格和图书的借阅状态信息进行有效检验,若确认不允许借书,则不作借书处理,向读者反馈不能借阅的信息;若确认允许借阅,图书管理员则开始办理借书业务,并对读者的基本信息作相应的修改,同时要对图书信息进行修改。
还书时,分为有书的还书请求和没有书的还书请求。有书的读者提出还书请求后,由图书馆管理员依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和图书信息进行确认,确认图书是否有破损超期现象,若经确认图书存在破损超期等问题,图书管理员则给读者开出罚款单;读者持罚款单缴纳罚款后可办理还书。没有书的读者则被确认为丢失赔偿处理。同样,管理员依据书的种类确定赔偿金额,开出罚款单,登记账目。读者持罚款单缴纳款项后可办理还书。同时,管理员要对读者借阅信息和图信息进行修改。如经确认图书不存在破损超期以及丢失赔偿等问题,读者则提出正常的的还书请求,图书管理员对其办理还书处理,并修改相应信息。
建立业务模型如下:
职能域
业务过程
业务活动
定义(略)
角色
图书馆借还书管理
查询管理
登入系统
读者、管理员
身份验证
管理员5
查询馆藏书目信息
读者、管理员
查询读者信息档案
所有管理员
查询管理员信息档案
管理员5
信息反馈
管理员5
借书管理
身份验证
管理员1、2
查看借阅人违章状态
管理员1、2
借书登记
管理员1、2
更新图书信息
管理员1、2
更新借阅人信息
管理员1、2
还书管理
确认丢失赔偿
管理员3、4
确认破损超期
管理员3、4
收取罚款
管理员6
开收据
管理员6
登记收款
管理员6
还书登记
管理员3、4
更新图书信息
管理员3、4
更新借阅人信息
管理员3、4
统计分析
统计图书信息
管理员7
统计读者信息
管理员7
统计管理员信息
管理员7
统计应收账款
管理员6
统计其他信息
其他管理员
2.系统分析部分
1)业务流程图
高层业务流程图:
高层业务流程图分为4个部分, 包括查询管理,借书管理,还书管理和统计分析。先着重对前三个步骤进行细分。
查询业务流程图(2层):
借书业务流程图(2层):
还书业务流程图:
2)数据流程图
在业务流程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功能分析,建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用数据流程图来描述,功能分析是“自底向上”的,从最底层的查询管理,借书管理,还书管理,业务流程开始,考虑在新系统中能实现哪些功能,把这些功能从业务流程中抽取出来,再根据数据模型和抽取后的业务功能构造新系统的逻辑结构。最后,将所有叶子节点画完后整合成高层数据流程图。具体如下:
查询数据流程图(2层):
借书数据流程图(2层):
还书数据流程图(2层):
顶层数据流程图:
分析系统数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并后得E-R图如下:
3.系统设计部分
1)系统功能结构图设计
现对功能结构图中的借还书功能做详细说明:
查询时,读者或管理员输入自己的借书证号或管理员编号,进行身份验证和用户类型选择后登入系统。若查询图书馆书目,输入查询书目条件,将查询的条件和光藏图书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找到符合条件的书目,将所有结果输出为一个界面中。(包括书的基本信息和可借状态)。若管理员登入系统查询读者信息,也需要先进性管理员身份验证,管理员档案数据库中的管理员编号和密码进行匹配,若成功,则管理员可进入管理员管理界面,操作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