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2-14约7.7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hineseClassicsChanting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

先修课程:教师口语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

授课对象:小学教育(师范)专业

教学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修读学期:第4学期

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

“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的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的解读与诵读,提升师范生的文学与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拓展视野,理解历史和人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华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能指导小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

课程目标1: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的朗读与专题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理解儒、道、释的思想文化,体悟语言文化,感受民俗文化,逐步增强文化自信,产生文化自觉。

课程目标2:

通过中华经典的解读与诵读,培养学生理解经典作品的的能力,诵读经典作品的能力,讲解经典作品的能力,教学经典作品的能力,用经典作品育人的能力。

课程目标3: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师德规范,强烈的教育情怀。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思想理念,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本课程重点支撑以下5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其中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1-1、3-2形成强支撑H,对毕业要求指标点3-1、6-1、8-1形成中支撑M。

毕业要求指标点1-1[政治认同]具备牢固的“五个认同”意识,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宣讲活动,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毕业要求指标点3-2[教育教学知识]理解当代小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规律、特点,掌握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小学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毕业要求指标点3-1[通识知识]拥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指标点6-1[学科育人]理解学科育人价值,有能够有机结合主教学科知识以及兼教学科知识开展课程育人活动的方法和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8-1[有效沟通]掌握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与小学生、同事、家长及他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善于倾听、共情和协商,能包容不同意见,能通过沟通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达城途径

毕业要求指标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达成途径

指标点1-1[政治认同]具备牢固的“五个认同”意识,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宣讲活动,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H

1.教师课堂讲授

2.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

3.主题演讲

4.集体诵读

指标点3-2[教育教学知识]理解当代小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规律、特点,掌握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小学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课程目标3

H

1.教师课堂讲授

2.课内实践、课后研讨

3.作品讲解竞赛

指标点3-1[通识知识]拥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M

1.教师课堂讲授

2.作品文化解读

3.课内实践、课后研讨

4.作品诵读竞赛

指标点6-1[学科育人]理解学科育人价值,有能够有机结合主教学科知识以及兼教学科知识开展课程育人活动的方法和能力。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M

1.文本分析

2.作品讲解

3.课堂训练

4.主题演讲

指标点8-1[有效沟通]掌握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与小学生、同事、家长及他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善于倾听、共情和协商,能包容不同意见,能通过沟通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课程目标2

M

1.教师课堂讲授

2.课程网站学习

3.课内实践、课后研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对应课程目标

(一)《大学》文化解读与朗读

1.教学内容

(1)正音与朗读

(2)文章解读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主题演讲

格物穷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教学重点

(1)三纲八目内涵解读

3.教学难点

(1)主题演讲

理解培养仁义礼智四德、学会慎独,学习把握情志,执一无适、聚精会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