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白纸.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白纸
一、校园门口防控措施
设置专门入学通道,配备体温检测仪器,设置体温测试点,对师生员工逐一检测体温,并逐一查看健康通行码。对存在体温异常等症状的,一律劝返。
二、教学楼防控措施
(一)实行小班制教学,每个教室不超过30名学生;
(二)教学楼门口安排专人维持入场秩序,学生间隔1米以上排队有序进入教学楼;
(三)教室门口安排专人负责对学生逐一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教室;
(四)上午、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由班主任负责对缺勤人员进行登记,并追踪缺勤人员健康状况、缺勤原因,对因发热等健康状况异常致缺勤人员告知其复课要求:由医院提供诊断证明,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严禁带病返校;
(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转暖之后,建议常态保持开窗通风。
三、宿舍楼防控措施
(一)控制宿舍人数,每间宿舍不超过4人;
(二)宿舍楼门口安排专人维持入场秩序,学生间隔1米以上排队有序进入宿舍楼;
(三)每间宿舍指定一名学生负责监测学生体温,休息前、起床后各一次,发现体温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宿舍管理人员报告。
四、食堂防控措施
(一)食堂门口安排专人维持入场秩序,学生间隔1米以上排队有序进入食堂;
(二)食堂门口安排专人负责对就餐人员逐一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食堂;
(三)严格就餐管理,实施错时下课、错时就餐,间隔1米以上,同向就餐。可以采取分餐、打包、送餐等多种方式,减少聚集用餐。公共餐具和饭菜统一由工作人员分发,禁止自行取用;
(四)实行双通道管理,避免进出人员近距离交叉接触。
五、操场防控措施
(一)合理规划并固定各班级活动区域,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
(二)安排专人负责维持操场活动秩序,确保人员间隔1米以上。
六、防控物资储备要求
(一)合理设置防控物资储备区域:独立房间、设置标识、专人管理、建立出入库记录;
(二)防控物资包括:护目镜/防护面罩、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防水鞋套、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免洗手消毒液、含氯消毒剂、75%酒精(禁止与含氯消毒剂同室存放)等,具体数量参照聊教体办〔2020〕3号文件执行。
七、留观点设置要求
(一)在校门口、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场所设置临时留观点,其中教室、宿舍等场所每楼层至少设置1处。留观点需避开必经通道,相对远离师生集中活动场所。如多人同时出现异常时,应各自单间隔离。
(二)留观点为污染区,须达到良好通风要求,内置桌、椅、医疗垃圾桶,简单准备口罩、免洗手消毒液和体温计等物品。
八、口罩处置要求
(一)设置专用容器,标识“口罩回收专用”,内设黄色塑料袋内衬,合理定点放置;
(二)校内人员除就餐、睡觉时间外需全程戴口罩,废弃口罩必须投放至口罩回收专用容器内;
(三)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扎紧塑料袋口后,用75%酒精喷洒消毒),若收集时无异常发热人员,可按生活垃圾进行处理;若收集时已出现异常发热人员,须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
九、校内健康状况异常人员处置流程
参照xx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文件执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