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I型板底座板施工工法1技术知识.ppt

发布:2018-04-14约3.18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客运专线Ⅱ-型板式无碴轨道 混凝土底座板施工工法 一. 前 言 Ⅱ型板式轨道是引进德国博格板式轨道技术,经过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先进的铁路轨道系统,主要应用于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通过学习应运该项技术,并在施工中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新的施工技术.Ⅱ-型板式无碴轨道板系统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两布一膜滑动层、钢筋混凝土底板座、CA砂浆垫层和轨道板。 桥上无碴轨道构造示意图 二 施工关键技术 (1) 钢筋的绝缘处理及检测。 (2) 采用设置多个临时端刺和常规区的办法,化长为短,化难为易,成果地解决了特长大桥梁混凝土底座板要求在同一时间内(36km桥梁要求在48h内)一次性全部连接成形的技术难题,使施工简单易行,方便操作。 4.2 无碴轨道混凝土底座板施工操作要点 4.2.1 桥面验收及整修 为了保证无碴轨道结构施工的技术条件,施工前对桥面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平面位置、桥面高程、桥面平整度、相邻梁端高差及梁端平整度、防水层质量、桥面预埋件(包括梁端剪力筋、侧向挡块预埋筋)、剪力齿槽几何尺寸的规范性、桥面清洁度、桥面排水坡等。 4.2.2 底座板施工平面设计与区段划分 无碴轨道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方案根据总工期计划、桥面验收移交计划、管理段划分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确定。主要内容包括底座板施工单元段划分、临时端刺设置、后浇带位置确定、各灌注段施工工序的确定。 4.2.3 滑动层(两布一膜和硬泡沫板)铺设 (1)、两布一膜铺设 两布一膜滑动层的铺设铺设方向,从桥梁的固定连接端开始至支座活动端为止,由一层无纺布+聚乙烯薄膜+一层无纺布组成。由于无纺布整卷满足单位梁跨用量,在此位置应齐齐截断,避免撕口或缺口。铺设第一层无纺布:先将黏结剂在无纺布范围纵向两边和中间30cm宽的在桥面上用刮板刮涂均匀,然后铺设第一层无纺布,将其粘贴在桥面上。铺设采用人工沿着墨线推着辊轴进行铺设即可。该层无纺布可以连续铺设,也可以接缝,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且最小单块长度不小于5m。 铺设聚乙烯薄膜:在第一层无纺布上铺设聚乙烯薄膜,薄膜不得起皱。在接缝采用熔接的方法,接缝长度和最小单块长度的要求同第一层无纺布,熔接采用电烙铁使其接缝充分融合,满足滑动系数的要求。 铺设第二层无纺布:第二层无纺布连续整块铺设,不留对接缝,铺设前将该层无纺布先用水润湿,这样铺设时可使无纺布吸附在聚乙烯薄膜上便于铺设,不易起皱。两布一膜铺设完成后,任何一层都不得起皱或破损,如出现起皱应立即处理,若出现破损,第一层无纺布和聚乙烯薄膜的处理方法是:全部更换或将破损处为中心截去不小于4.6m的范围搭接一块不小于5m的无纺布(若是聚乙烯薄膜,则为聚乙烯薄膜);第二层无纺布若出现破损,则要全部更换掉。 两布一膜铺设完成后,其上不得行车,施工人员作业区内禁止吸烟。安装钢筋笼时,选择大平面的混凝土垫块,以免钢筋笼将无纺布刺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将无纺布和聚乙烯薄膜的外露部分,紧贴底板座混凝土剪去。 图2 弹底胶的涂刷线 图3 铺设第一层土工布 图4 铺设聚乙烯薄膜 图5 两布一膜铺设完 铺设滑动层 为了防止混凝土灌入,在弹簧板上铺设薄膜 硬泡沫塑料+薄膜 土工布+薄膜+ 土工布 4.2.4 底座板钢筋笼制作和安装 (1)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 由于施工工期比较紧,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底座板施工只有20天时间。因此我们采用了钢筋加工场集中预制、大型运输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集中吊运上桥施工的方案。钢筋笼的吊装采用专用吊具进行,确保吊装过程中钢筋笼不松动、不变形。钢筋笼的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笼长度匹配。为避免吊装过程中钢筋笼松动,对部分钢筋交叉点除采用钢筋绝缘卡外,另采用增加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有机合成材料绑扎。 (2) 安装剪力锚固筋 剪力筋因架梁运梁需要分割为梁内和底座板两部分。桥内部分(含套筒)在梁场制作时预埋在箱梁顶板的齿槽内;底座板内部分在底座板施工时用套筒连接,伸入底座板钢筋内。剪力筋制做长度应根据底座板超高设置及现场预埋套筒实际高低情况“量身定做”,以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问题。安装时应确保剪力筋拧进到位。 (3) 安装底座板钢筋笼 a 用吊车或悬臂龙门将钢筋笼吊上桥面。根据桥面测量标记点平面位置及高程准确放置,然后调平、调直。 b 按照钢筋连接对先后顺序连接,钢筋连接应顺直对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