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20连续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新标准).doc

发布:2017-04-23约1.14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铁五局沪昆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标桥梁作业指导书  PAGE \* MERGEFORMAT 21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 项目: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 编号:HKJX-Ⅱ标-020 连续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2011年6月30日 受控状态:可 控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标项目二分部 2011年6月30日 连续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横峰320国道(40+56+40)m、岑港河(32+48+32)m和(40+72+40)m、弋阳特大桥(40+56+40)m连续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 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砼用钢绞线》(TB/T5224 2003)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 2)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砼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 3)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4.1 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张拉千斤顶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3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4.2 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至2.0倍,精度不低于1.0级,校正期有效期为一周。 4.3 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5. 工艺流程 制孔 穿束 张拉 压浆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操作工艺见下图。 钢绞线下料、编束 检查砼强度、弹性模量 清理修正管口 穿束 安装工作锚 安装限位板 安装千斤顶(千斤顶前端正口应对准限位板) 安装工具锚 油泵配套安装 初张拉(划量测伸长值记号) 80%σk(持荷) 100%σk(持荷) 锚固 张拉油缸回油,工具锚松脱 关闭油泵,张拉缸顶压缸全部复位 依次卸下工具锚、千斤顶 封锚 孔道压浆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操作工艺框图 6. 施工工艺 6.1 制孔 预应力孔道位置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 纵向预应力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制孔,横向预应力采用内径为70×19mm扁型镀锌金属波纹管制孔,竖向预应力采用内径为35mm铁皮套管制孔,制孔管应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接应平顺。波纹管的埋置长度按设计要求下料。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6.2 穿束 6.2.1 钢绞线下料按设计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铰线散头。 6.2.2 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米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6.2.3 穿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束头应平顺,以防挂破管壁。 ①穿束方法 短束采用人工穿束,长束采用3t卷扬机牵引穿束。 ②穿束施工 将卷扬机钢丝绳套在钢绞线束前端,人工将钢绞线端头抬高并放入管道口内,开动卷扬机,使钢束缓缓进入孔道内。 ③注意事项 穿束时避免钢束扭曲,如发生个别钢绞线顶弯,将其更换后再穿束。钢绞线束顺直,不得有死弯,不得沾有油渍。钢绞线伸出梁体两端长度相同。 当梁体预留孔道无法穿过钢绞线束时,确定孔道堵塞位置,进行凿洞清孔处理后再穿束。 穿束后,在凿洞清孔处用1mm厚铁皮裹盖钢绞线束,保证孔道畅通,然后用环氧树脂修补孔道外梁体混凝土。 6.3 预应力筋张拉 6.3.1 锚具的安装及准备工作 (1)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2)清除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 (3)检查预应力孔道中是否有漏浆粘结预应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