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IS—LM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纳入分析对象,来说明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间的相关性。通过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一方面掌握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等重要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决定国民收入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IS曲线
LM曲线
IS—LM模型
计划教学时数
6节
教学内容
引言:本章说明的问题
1.与第三章、第四章相同
AE————————y决定作用(影响)
2.与前两章不同
第三章:产品市场上:AE——c(与i)——y
第四章:货币市场上:M,L——r——i——AE——y
第五章:两个市场结合起来:
商品市场:i变化——AE变化
r变化 y的变动情况
货币市场:货币L变化——AE变化
↓简化
r水平——————y之间的关系
3.分析工具
□IS曲线:
通过商品市场:r——→y
□LM曲线:
通过货币市场:r——→y
□IS—LM模型:
通过商品市场: r——→y
货币市场:
第一节 IS曲线
一、说明的问题
1.货币市场既定,即货币M与L既定
2.通过商品市场,来说明:r——y关系
即:r——商品市场AE(i)变化——y
3.前提:
□两部门经济
□其均衡条件:AS = AD
或:I=S
二、相关知识
r与y之间的关系直接建立不起来,必须借助一些中间变量才能建立起来。
1.投资函数(参见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
□决定投资的相关因素:
r
R(*)
□其他条件(资本边际效率R)不变: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I=a-b·r (b>0)
其中:a:自主投资,独立于利息率之外的外生变量(重置投资)
b:投资对利息率的反应程度
2.储蓄函数
□决定储蓄的相关变量:
◇y
·如:我国:GNP:90:18598.4亿
99:80422.8亿
·S(城市居民):90:7119.8亿
99:59621.8亿
◇MPS
□其他条件(如MPS)不变,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S=a+b·y(s=-α+(1-β)y)
a:独立于y之外的储蓄,为维持生存需要的负储蓄
b:即MPS
3.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两部门经济)
AD=AS
I=S
均衡:可以是静态的: 表现为一点
也可以是动态的:表现为一条线
s,i
s1 s2
IS
i2
i1
y
三、IS曲线的形成
Ⅰ:表示I与r之间的关系(投资函数):
设:I=100-25r
有 I曲线
Ⅳ:表示I与S的关系:
设:I=S
有 I=S曲线
r(%)
Ⅱ Ⅰ
IS曲线
4
Y=750-125r I=100-25r
2
(亿元)y I(亿元)
500 375 250 125 25 25 50 75 100
50
I=S
S=-50+0.2Y 100
Ⅲ Ⅳ
S
(亿元)
Ⅲ:表示S与Y间的关系(储蓄函数):
设:S=-50+0.2y
S:0 y:250
S:25 y:375 0.2y=75
S:50 y:500
有:S曲线如图
Ⅱ:表示Y与r间的关系:
∵ I=100-25r
S=-50+0.2Y
又∵ I=S
则有:100-25r=-50+0.2Y
0.2Y=150-25r
Y=750-125r
则有:IS曲线
省略掉Ⅰ、Ⅳ、Ⅲ象限分析过程,并将第Ⅱ象限转化为第Ⅰ象限,IS曲线如下图:
r
IS
O y
四、IS曲线的含义
1.用途:表示Y与r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相关变量:Y——r)
通过IS曲线建立起Y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
2.前提:I=S(即商品市场供求均衡)
□据前IS曲线形成过程分析,y=f(r),是在I=S的前提下建立的
就是说,现在影响y变化的因素----不是I、S;AD、AS,
而只有r、
□在IS曲线上,均有I=S,AD=AS存在(动态均衡)
3.内容:y与r负相关,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其他条件既定
r↑——I↓——AD(C+I)↓——y↓
r↓——I↑——AD(C+I)↑——y↑
IS曲线定义: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