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 电大教育学作业3.doc

发布:2016-01-07约8.14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育 学 理 论 与 实 践 作 业 (三) 姓名:邹晓丽 班级:2012级教育学专业 1、名词解释 学科课程 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学习顺序、学习周期和学习时数,分学科进行安排的课程。 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大量的可控信息为主要刺激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形成技能和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2、谈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目的及地位 ? 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家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因此国家课程将保证所有学生都享有在一定领域内的学习权利,都享有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一般来说,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 ? 第二,明确规定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应达到的标准。国家课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质量标准,它为学校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清楚、具体的教育质量标准。国家课程向学生、家长、教师、地方政府、用人部门和公众清楚地界定了期望学生学习达到的成就标准,规定了所有科目的学习应达到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可用来制定改进的目标,衡量目标的达成度,实施监控,以及在不同学生个体之间、集体之间和学校之间就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比较。可以说,国家课程是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教育质量比较的重要依据。????? 第三,提高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国家课程从总体上规定了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这种目标虽然是基本的、较低要求的,但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这就有助于在国家层次上形成一个连续的课程框架,从而使不同学段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并为学生的学习进步留有充分的灵活余地。因此,国家课程有利于学生在学段之间顺利过渡,并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第四,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公众在评价学校教育时的依据是什么?主要的依据就是国家课程及其标准。国家课程可增进公众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对学生学习和预期取得的成就的了解。它为公众和教育界人土讨论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共同对话的基础。 地方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而进行的。无论是地方出台的各种课程政策,还是地方开发的各类课程,其根本目的都在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更好地达到或实现国家课程所确定的目标。因此,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在主要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不同的是,地方课程充分体现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紧密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地方课程可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但不是国家课程的延伸。 ? 第二,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确保大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强调普适性,而且国家课程只规定一些主要的学科。但实际上,国家课程很难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也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多,国家课程不能全部覆盖。因此,国家课程只是规定了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对于国家课程所没有涵盖的、不能满足的、无法考虑周全的内容,地方课程正好可以弥补。 ??第三,加强教育与地方的联系。基础教育是由地方负责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负担;因此地方政府总是期待教育能够和地方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文传统相结合,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很明显,学生对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了解,对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地方课程的覆盖区域、范围或人群相对要小一些,可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使得教育与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第四,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无论是地方课程的管理还是地方课程的开发,都对地方提出很高的要求。地方要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这就有利于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有利于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地方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尽管是以校为本的,但从根本上说,它也是而且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