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PPT.ppt

发布:2018-01-09约4.49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艾滋病预防 预防经性接触传播: 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正确使用安全套 艾滋病预防 预防经血液传播: 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等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 吸毒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 针具交换。 艾滋病预防 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 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实验室科学研究结果否定了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HIV在蚊子体内不能存活。叮咬了HIV感染者的蚊子口器上的HIV数量非常少,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不支持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从艾滋病开始流行到现在,所有已被感染的人都是经血、性或母婴垂直渠道被感染的。并没有因为蚊子叮咬,而使世界上千万个感染者的父母、兄弟、姐妹被感染,虽然他们大多数常年生活在一起。 通过一个人的外观可以判断他(她)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如果发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阳性,表示为HIV(+),就表明这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如果检测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阴性,表示为HIV(-),倘若有流行病学史,可按医学建议定期复查。HIV(-)表示被检查者有两种可能: 没有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已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但体内还没产生足够量的HIV抗体 为什么要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等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 * 福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12月1日 美好青春我做主 2014—15年防艾大使青春校园行 红丝带和世界爱滋病日 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 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红丝带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爱滋病日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逐渐破坏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最新流行情况 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日内瓦发布了2010年全球艾滋病报告; 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270万人,180万人死于艾滋病,截止到2010年底,全球共有艾滋病感染者3400万人。 每分钟有 9人新感染艾滋病,每天约有1.5万人感染 ! 每分钟有 6人死于艾滋病,每天约有 8000人因为 艾滋病离开人世! 约6300人是15和15岁以上的成年人: - 约一半是15–24 岁的年轻人 中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例 1985年,一位美籍阿根廷青年以旅游者的身份进入中国,不久便因发烧、肺部感染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的加强医疗病房。据参加治疗的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教授王爱霞回忆,在救治这名外籍患者过程中,各种抗感染类药物均没有作用。王爱霞怀疑病人患有艾滋病,随后进行的血清检测发现其HIV呈阳性。为慎重起见,协和医院与这名患者远在美国的私人医生取得联系,得知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