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的区位选择;考情·分析报告;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
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东南丘陵地区:;;;三、影响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2010年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009宁夏文综卷试题; 2009江苏卷;热点·探究突破
热点1 农业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
【真题调研】
1.(2013·大纲版)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海南岛纬度较低,水热充足,西瓜成熟早,上市早,而其他地区西瓜还没上市,属于反季节销售,海南西瓜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利润高,C选项是正确的。海南岛人口较少,本地的市场较小,D选项是错误的。第(2)题,5~8月全国各地的西瓜相继成熟上市,而且北方西瓜由于光照强,日较差大,质量优于海南西瓜。海南距离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距离较远,运输费用较高,竞争力较弱,D选项是正确的。;【方法总结】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
政策、科技。
2.农业区位的选择
(1)大范围的农业:
①最近几年高考考查过的农业类型或作物:畜牧业、林业、渔业、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甘蔗、甜菜、柑橘、苹果、葡萄、花卉、蔬菜、咖啡、茶树、天然橡胶、桑蚕、枣、木薯、芦笋、枸杞、花椒、白杏、油菜籽等。
;农业类型或作物;其次对农业区位选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价与分析。
(2)小范围的农业:
①主要是以市场为中心布局的农业:花卉、塘鱼、乳牛、蔬菜、果园等。
②主要考虑的因素:地价、单位产值、水源、交通等。如下表
;【方法总结】
1.我国主要种植业地域区位条件评价;南方季风水田农业;2.我国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
(1)地形类型方面:我国以山区为主,平原面积小。
(2)各种建设方面:各种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工程建设等不断占用耕地。
(3)自然灾害方面: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石漠化等非常严重,导致大量耕地破坏。
(4)生态建设方面: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还湖、还沼工程等,也导致耕地面积进一步的减少。;3.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发展多种经营。
(2)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单产。
(5)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植被的破坏,一方面是物种减少,另一方面导致水土流失,河流、湖泊泥沙淤积多,河床变浅,湖泊萎缩,易发生洪涝灾害。
(2)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出现土地荒漠化。
(3)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4)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板结酸化,河湖水质变差,水中生物减少。;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3.A
【解析】地膜使用在作物播种期,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春季。
【答案】4.D
【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