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

发布:2018-12-30约4.0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范文范例参考 PAGE 10 — — WORD格式整理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白清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6.5.16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科学规范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白清九年一贯制学校内发生的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等源于食品,对师生健康有危害或可能有危害,并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 1.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快速反应,协同应对;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科学评估,依法处置的原则。 1.5事故分级 根据《沈阳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的要求,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附件)。 2.组织指挥体系 2.1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工作下设综合协调组、应对防控组、宣传培训组、后勤保障组等多个小组,各组职责为: 综合协调组(德育处):负责协调做好学校稳定和安全保卫等工作,负责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内外联络及日常事务,交流相关工作情况,及时汇报工作动态。 应对防控组(食卫生管理组):负责协调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防控和救治,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学生发病、就诊等信息的收集分析及事故上报等工作。 宣传培训组(卫生室、教务处):负责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工作发生时教育教学的稳定、普及防控知识,做好师生、家长心理疏导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应急演练。 后勤保障组(总务处):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工作需要,做好物资供应、经费筹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3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报告 3.1监测预警 坚持晨检制度,实时监测学生健康状况,一经发现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核实发病者进餐情况、发病过程、个人情况、相同症状人数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等信息,并将上述情况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的食药监、卫计委和教育行政部门。此外,学校建立公开电话(024024等信息渠道,发动广大师生及时发现和掌握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可疑信息。 3.2事故报告 一旦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按各小组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开展有效救护,保证人身安全,并在2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事故发生地的食药监、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时,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基本概况)、时间、地点、危害程度、救治单位、事故简要经过、已采取措施、事故报告单位信息(含报告事件、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随时报告工作进展。 4 应急准备 4.1预案准备 学校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区级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制定本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实际,不断加以完善和修订。 4.2教育行政部门准备 4.2.1 日常监督管理 学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在限定的时间内,对改进意见实施督促落实。 4.2.2开展培训 学校经常组织主管领导、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在每学期开学前和期中,安排不少于2次的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 4.2.3畅通信息 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通讯网络体系,保障和维护信息安全通畅。 4.2.4应急演练 学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桌面演练和现场应急演练等。 4.2.5人力物力储备 积极落实预案的要求,做好人员、车辆、办公设备(传真、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人力和物资储备工作。 4.3学校准备 4.3.1 学校应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吃“三无”食品。学校应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养成日常勤洗手和饮用开水的卫生习惯。 4.3.2加强对食堂管理 采购正规厂家出厂的新鲜食品及原料,保证操作流程合理规范,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