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资源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李朝阳 邮箱:yangzi7766@ 电话第一章 信息资源概论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 第二节 纸质文献信息资源 第三节 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 和规律 第四节 电子信息资源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 1、信息的基本概念 关于信息的确切含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信息的特性 普遍性 客观性 中介性 增殖性 扩散性 可储性 可知性 共享性 信息的类型 按照生成领域,分为自然信息、人工信息 自然信息,体现自然界物质特性和现象的信息,包括生物信息和物理信息。 人工信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加工、发出的信息。 按照存在状态,分为瞬时信息、保留信息 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一词在现代社会里应用得很广泛。在人类生活中,绝大多数日常活动都离不开信息,而决策者作出的决定正确与否、失误程序如何,往往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量、信息的可靠性有直接关系。 2 信息资源的含义 2.1 资源 资源是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形态,它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它分为两个范畴: 一是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资源; 二是人类社会劳动创造的各种资源。 信息资源的含义 (续)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社会资源,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形态。 信息资源分为:纸质文献信息资源、 电子信息资源、 实物及口头信息资源 第二节 纸质文献信息资源 1 文献的含义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我国《论语·八佾》篇。汉代郑玄和宋代朱熹解释“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或贤才。 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狭义的文献指的是纸质信息资源。 2 文献的构成要素 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信息内容 记录符号 载体材料 制作方式 记录符号(图) 3 文献的类型 3.1 按照文献的载体材料和制作方式划分,文献可分为 手抄型 印刷型 缩微型 机读型 视听型 3.1 文献的类型(续) 手抄型 印刷术尚未发现以前的古代文献和今天还未付印的手稿等文献。 印刷型 优点:便于阅读、容易传播、直观性强 缺点:存储密度低,占用空间大,整理保存费人费事 缩微型 优点:体积小、成本低、存储密度大、价格便宜、节约空间、便于保存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 3.1 文献类型(续) 机读型 优点:存储密度高、速度快、价格较便宜 缺点:需借助机器 视听型 优点:直观、生动、形象、传播速度快、便于更新 缺点:需借助特殊机器 3.2 按照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的深度划分, 文献可划分为: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含义:指未经刊载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公开交流,比较难得 例子: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 稿、会议记录、书信以及各种内部档案 一次文献 含义: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 并在社会上流 传利用的文献,又称为原始文献 。 特点:内容先进、成熟;叙述具体、详尽;数量庞大分散。 例子:期刊论文、专著、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二次文献 含义:对一次文献加工、压缩、整理后衍生 得到的文献, 特点:具有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 例子: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 三次文献 含义:在有关的一次文献或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提炼、重组而形成的再生文献。 特点:高度浓缩和深度加工,具有参考性和指引性 例子:综述研究、参考工具书和文献指南 3.3 根据出版形式和内容公开程度,文献可划分为: 白色文献 灰色文献 黑色文献 白色文献 含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