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湖相沉积与地球化学特征.pdf

发布:2018-10-19约4.2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54 卷 第 1 期 2018 年 1 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Vol. 54, No. 1 (Jan. 201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80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湖相沉积与地球化学特征 1 2 2 1 1,† 庞大卫 蒋飞虎 慕小水 彭杨 董琳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北京 100871;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濮阳 457001; † 通信作者, E-mail: lin.dong@pku.edu.cn 摘要 通过对典型井位濮 115 井沙三段地层进行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 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 学特征研究 , 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作用机理和成因进行讨论。 结果表明 : 研究井段地层中碳酸盐组分为自生矿物 , 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异明显 , 碳酸盐岩中 δ18 13 18 13 O 偏正, δ C 偏负 ; 碎屑岩中 δ O 偏负, δ C 偏正 ; 混积岩为二者的线性混合。同位素特征指 示碳酸盐岩在强蒸发、弱淡水注入的条件下形成 , 湖水相对封闭, 水体较浅 , 底层水体可能呈氧化状态 ; 碎 屑岩形成于弱蒸发、多淡水注入的相对开放湖体中, 湖平面较高, 底层水体可能缺氧 ; 混积岩则形成于两者 的过渡阶段。频繁变动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可能指示对应沉积期的气候条件和湖平面, 并指示湖盆底层水体 氧化还原状态的频繁变动。研究井段陆源碎屑含量逐渐减少, 可能指示湖平面整体上处于下降期, 与之相对 应的沉积期湖盆相对封闭的阶段占主导。 关键词 东濮凹陷 ; 碳酸盐岩 ; 混合沉积物 ; 碳、氧同位素 中图分类号 P594 Sedimentar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Deposits of Member Ⅲ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Dongpu Sag 1 2 2 1 1,† PANG Dawei , JIANG Feihu , MU Xiaoshui , PENG Yang , DONG Lin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Z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