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凹陷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藏的关系-物探与化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5卷第1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35,No.1
2011年2月 GEOPHYSICAL&GEOCHEMICALEXPLORATION Feb.,2011
贝尔凹陷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藏的关系
张秋,谭志伟,张作祥,赵兰,刘凤霞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 163712)
摘 要:贝尔凹陷地下水属于低矿化度的NaHCO 型水,含有较高的可溶气态烃、酚、脂肪酸等有机组分和溴、硼等微
3
量元素。它们随着地下水的运动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已发现的2个油田,有明显的水化学异常存在。从已知
推未知,预测凹陷的含油气远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水文地球化学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水动力;水化学;贝尔凹陷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1)01-0037-05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呈NE 上部含水岩系,即白垩系上统青元岗组以上地层,岩
向展布在盆地的中南部。凹陷南部延伸至蒙古境 性以黏土、泥岩和砂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
内,北与乌尔逊凹陷相邻,西部以嵯岗隆起为界,东 流速较快,封闭性较差,不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2[1]
邻巴彦山隆起。在我国境内面积为2870km 。 1.2 地下水运动方向
贝尔凹陷地层以下白垩统为主。主要储集层为 水化学成分随水动力条件变化而变化,即从地
南屯组、铜钵庙组和苏德尔特组砂岩、凝灰质砂砾岩 下水供水区到排泄区,水化学成分发生有序的变化,
-
和凝灰岩及基岩风化壳,其次为大磨拐河组一段和 表现在矿化度由低到高、阴离子从 HCO 为主变为
3
伊敏组一段砂岩,形成3套主要储盖组合,即上生下 - 2+ 2+ +
以Cl为主,阳离子以Ca (Mg )为主变为以Na
储的下部成油组合、自生自储的中部成油组合及正 +
(K )为主,有机组分和微量元素也会发生相应的
常叠置的上部成油组合。区内断裂和局部隆、洼构 变化。因此,在研究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油气关
造比较发育,为油气成藏创造了条件。 系时,首先要查明地下水在平面上随运动方向与径
笔者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水文地球化学 流特征而发生的自身固有的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
特征的研究,揭示水文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运移、聚 衬托出与油气有关的水化学异常。为此,必须编制
集、保存等条件的密切关系。将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区内地下水折算等水位线图。
与水动力条件相结合,预测该凹陷区油气勘探有望 折算水位是按一定的基准面,将地层压力换算
获得突破的重点区带。 为淡水水柱高度或静水位海拔高程来表示。自测压
水位到含水层顶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含水层某点的
1 水文地质条件
水头。水头大小取决于自流水盆地供水区与泄水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