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百校大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doc

发布:2017-06-12约7.7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省百校大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全册。 第I卷 (选择题 共5 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在开国分封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他们都是替周天子司牧一方的诸侯 B.不同爵位反映出了他们功勋的大小 C.西周分封与商朝分封有着本质不同 D.西周为维护统治而进行了层层分封 2.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 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 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3.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 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 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 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 4.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表(单位:人)。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 A.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 5.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 日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 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6.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 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所以,想到现在有3亿 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这一赔款 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 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 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8.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 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 标。”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9.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革命行动。这一革命行动 A.实现了革命中心向农村的转移 B.为组织涣散的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C.使中共开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D.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局面 10. 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 “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 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 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1.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 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 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