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FID天线基础知识.pdf

发布:2019-04-16约8.37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FID 线基础知识 一、RFID系统组成 二、 线基础知识 2010-05-13 alay 2010-5-13 一、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v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v标签(Tag) :由耦合组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 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 目标对象; v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 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v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 信号。 2010-5-13 RFID无线识别电子标签基础介绍 v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 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 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 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 2010-5-13 v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 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 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 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 电子标签(Active 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 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 passive tag) 。 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 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 passive tag)部分依靠电池工作。 2010-5-13 v 电子标签依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 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 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 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 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vRFID阅读器 (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 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 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 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 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2010-5-13 RFID工作原理和相关原理知识 v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 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 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 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 合组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 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 递、数据的交换。 2010-5-13 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 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v(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 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v(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 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 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 律。 2010-5-13 v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 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 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 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 。 v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 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 频率有:433MHz,915MHz,2 .45GHz, 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 距离为3~l0m 。 (这里说的高低频定义不同,不需要太计较) 2010-5-13 两种耦合模型 电感耦合模型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型 2010-5-13 二、 线基础知识 1、RFID天线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