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与福柯的权力思想比较.docx

发布:2021-07-09约4.2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与福柯的权力思想比较 马克思与福柯的权力思想比较 摘 要:马克思权力理论被福柯定义为经济还原理论,福柯力图从微观世界对传统宏观通知理论进行解构和颠覆,将权力理论置于国家统治权理论基础之上。这一微观权力学的提出注重对国家权力内容以外的现代权力运行机制和微观权力的具体形式展开探讨,甚至从微观规劝权力方面引申出生存美学的内涵,这对于权力理论研究而言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然而,相较于马克思权力思想而言,福柯的微观权力论却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弊端,它对于当代世界的启示仍需不断得到完善。二者权力思想比较体现出不同权力理论在当代社会的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福柯;权力思想;理论体系;融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20-02 作为政治理论的重要范畴,权力观的发展经历了霍布斯到马克思的权力理论演变,传统政治理论关注的核心始终在宏观统治权力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在学术界兴起,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正是福柯,他从批判和解构的立场对传统理论思潮进行了革新。在福柯观念当中,将权力思想视为一种变相的政治哲学,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法律、王权及禁令等内容是截然不同的,这对于现代政治理论的建立尤为必要。通过对国家政治权理论中心的颠覆实现微观统治权理论的建立,这一微观权力学的形成讨论的核心是现代微观权力运行机制及形式构建等问题。在与马克思权力思想的融合与碰撞中,福柯的微观权力观对于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深刻的政治影响。 一、福柯的微观权力观 不确定性是福柯微观权力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其意识形态当中,自身并非是某一派别或是某一体系的代表,而是在就事论事中阐述一个道理,因此福柯的权力观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显得并不完整。在对福柯已有定论文本进行查看时不难发现他习惯于修改自己说过的话,从理论框架出发,我们可将其微观权力观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考古学、谱系学以及伦理学。 福柯针对微观权力观的探讨可从五个角度加以概括:其一,针对他者的权力。在临床医学研究的过程中显示出福柯针对他者理性秩序的权力观研究。其逻辑起点为对疯狂话语霸权和理性秩序的批判,将对现实理性困境的回应视为实践取向,研究核心置于精神病学权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反抗研究,通过对恢复非理性地位和描绘理想秩序的过程突出自身的研究目标,实现现代西方社会理性秩序与权力压抑的相互结合,通过自身超越方案的构建以达到对他者权力思想的抵抗。其二,针对主体的权力。在先后考查主体哲学、人文主义及其相关的主体建构内容之后福柯对建立在这一主体基础之上的人文科学展开了研究,并将这一主体视为虚假性主体,这对于第二人造自然主体控制而言是一种突破过程,同时也是从主体主动性方面寻找全新的权力出路。其三,空间权力。在福柯观点之中,主题化并非是空前权力的象征,而是权力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是建立在知识考古学基础之上对专项权力的划分,这是对福柯现代性结构的含义概括。其四,规训权力。从规训权力中体现现代惩罚的内容,是谱系学与考古学的一种并用,在对他人权力进行细化的过程中促进主体性权力与知识性权力的结合,这实则也表现为对空间权力的一种具体化呈现。其五,牧师权力。以古希腊资源为思维微观权力超越传统理论的一种象征,这一超越过程是微观权力在内化机制中的呈现,实则也包括了牧师权力的普遍性与复杂性特征,通过非理性和理性批判的结合从艺术生活方面实现对微观权力的改变与掌控,建立在现代性态度前提下的自由才是符合人性根本的。 福柯观念之中针对微观权力的研究并非仅仅是建立在宏观权力物质基础之上,而是从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方面扩大研究尺度,突出微观权力是话语权力和规训权力的结合,中观权力则表现为治理权力,而宏观权力则是法律权力和国家主权等等,通过这样的三位一体实现突出权力特征的多维度本质。微观权力观的提出在微观领域中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的问题,通过对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运作体现权力思想的独特性,在社会史领域融入经济学领域和传统政治学领域的内容,并将日常生活哲学在社会生活网络结构中得以进一步扩展。 二、马克思权力思想评述 从马克思哲学的意识形态分析,其哲学思想从“整体主义”和“宏观叙事”方面突出“经济决定论”的内容,这一论调与马克思哲学的纲要式结构特征相契合,然而具体到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价值却不仅仅表现于此。从现实的微观人性分析出发,马克思哲学对于宏观人性关怀的体现在其宏达的理论体系中有所彰显,通过对单个的、现实的以及经验化的个人的分析明确国家权力主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个人异化劳动过程的描述突出特定历史阶段下个体的交往形式及其生产方式等相关因素,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现实动力对于利益纷争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动力。个人追求特殊利益的形式表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