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ccess 2010数据库案例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础.ppt

发布:2017-10-13约5.79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1.4关系数据库 关系的基本概念 1.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如:纳税登记(税号,姓名,联系电话) 。 2.元组 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一行成为一个元组元组对应表中的一个具体记录。Access中表示为记录。 3.属性 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Access中表示为字段名。 4.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 5.关键字: 其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如:教师关系中的“学号”属性、选课成绩关系中的“学号”与“课程号”属性组合。 6.外关键字 如果表中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就称为外关键字。通过外部关键字使表与表建立联系。 7.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其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 例:读者表(读者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办证日期,VIP,联系电话) 8. 关系的特点 关系中的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划分的数据项 每一列的元素必须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在一个关系中元组和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关系运算 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 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联接等) 1.传统的集合运算 在进行传统的并、差、交集合运算中,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即元组(记录)有相同的结构。 (1) 关系并运算 设有两个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将关系R和关系S的所有元组合并,再删去重复的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称为R与S的并,记为R∪S。 R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入学成绩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入学成绩 040101 王洪 男 85-03-10 510 040201 孙磊 男 85-06-29 483 040102 李娜 女 85-05-20 498 040101 王洪 男 85-03-10 510 040103 陈颖 女 85-08-10 490 040203 孙英 女 85-06-01 472 S R∪S (2) 关系差运算 设有两个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求属于关系R但不属于关系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即只考虑关系R,不考虑关系S,在关系R中删去与关系S中相同的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称为R与S的差,记为R-S。 R S R-S (3) 关系交运算 关系R和关系S的交是由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即在关系R和关系S两个关系中取相同的元组,组成一个新关系,称为R与S的交,记为R∩S。 R S R∩S (1) 选择运算 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运算。 (2) 投影运算 从关系中选取指定的若干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的操作称为投影运算。 (3) 联接运算 联接运算是选取两个指定关系中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 (4) 自然联接运算 在联接运算中,按照属性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称为等值联接。自然联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 2.专门的关系运算 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联接等,这些运算可以实现数据库中的查询操作。 关系的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规则 2.参照完整性规则 3.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1.5 构建数据库模型 在使用Microsoft Access新建数据库的窗体和其他对象之前,设计并构建数据库非常重要。合理的设计是新建一个有效、准确及时完成所需功能的数据库的基础。 1.收集项目需求 2.项目构架 3.开发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Access2010 数据库案例教程 第1章 数 据 库 基 础 1 2 3 学习目的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了解ACCESS2010数据库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具有设计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学习要点: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组成 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 构建数据库模型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数据库有关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了解数据库发展历史,数据库研究方向和应用范围,掌握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