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发布:2017-06-07约5.8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镇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俞新亚 审稿人:沈颖 校对人:俞新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K—39 Mn—55 Br—80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3.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D.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mol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相等 C.5.3g Na2CO3固体含有的离子数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 H2O所含的原子数为3 NA 5.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有 A. Ag+、K+、NO3–、Cl– B.K+、Cu2+、SO42–、HCO3– C.Mg2+、Cl–、SO42–、Na+ D.CO32–、K+、NO3–、Na+ 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H2O B.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a2++CO2+H2O=CaCO3↓+2H+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KCl中混有的KI:溶于水通入过量氯气,蒸发结晶 B.除去BaSO4固体中混有的BaCO3:加过量盐酸后,过滤 C.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加热至恒重 D.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8.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32- C.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转移溶液 B.除去氯气中氯化氢 C.点燃 D.称量NaOH固体 10.下列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加热产生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B.分别取样溶于水后加入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是碳酸钠 C.分别取样溶于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则是碳酸钠 D.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样品,与足量的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