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大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总 完整版 小抄版可编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电大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总 完整版 小抄版
5
贵重物品净获得 55
净出口 400
出口 1400
减:进口 1000
国内生产总值 11400 国内生产总值 11400
4.已经x22 100亿元 x23 110亿元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为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为985亿元。要求:(1)计算a22和a23;(2)分别解释a22和a23的经济含义。
解:a22x22/x2100/22620.044亿/亿,a23x23/x3110/9850.11亿/亿。a22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二产业生产单位产出对本部门的直接消耗量为0.044;a23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三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出对第二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11。
3.某国民有如下资料:劳动报酬15000亿元,生产税2100亿元,所得税100亿元,生产补贴6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800亿元,营业盈余705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
解:根据收入法: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2100-60015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5000+2800+1500+705026350(亿元)。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26350+(-60)26290(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26290-280023490(亿元)
4.已经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总储蓄、净金融投资。
解: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净出口出口-进口1440-13806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6000+11000+6047060(亿元)。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14000+30)-110003030(亿元)
5.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他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 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 红利支出 ? 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收益留存 10-35+200-5-800-8-15 - 653(亿元)
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1200(亿元)。
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 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
应收财产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10+200210(亿元)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使用 来源
财产收入 863
原始总收入 547固定资本消耗- 200
原始净收入 347 总营业盈余 1200固定资本消耗- 200
净营业盈余1000
财产收入210
合计1410 合计 168
6.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障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00亿元,其中库存减少108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50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账户。
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680-800-150-50780(亿元)。
原是总收入总营业盈余+(应收财产收入-应付财产收入)780+(138-142)776(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776+0-17+8+450301(亿元)(3图)
收入形成账户
使用 来源
劳动者报酬800
生产税金额100
总营业盈余780. 总增加值 1680
合计 1680 合计 1680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使用 来源
应付财产收入 142
原始收入总额 776 总营业盈余 780.
应收财产收入138
合计 918 合计 918
收入再分配账户
使用 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 475
所得税 450
社会福利 17
其他经常转移??捐款 8
可支配总收入30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