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博士生导师.doc

发布:2017-01-17约5.7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樊富珉 ( 女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3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 学 历: 1973-197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本科毕业 1984-1986年清华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 1990-1991年教育部公派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进修 1998-1999年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 2000-2002教育部高师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联合培养“心理辅导方向博士课程”结业 工作经历: 197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辅导员 1979年清华大学团委常委、文化部部长 1986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生工作组组长 1993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院党委副书记 1997年晋升教授,哲学与社会学系副主任、思政教育教研室主任 1999年开始任主讲教授(责任教授) 2000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 2001年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学科:心理学 研究方向: 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比较德育研究 研究专长: 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预防 社会兼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大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青年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心理治疗师》考核专家委员会委员 劳动部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编写组专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特约编委; 《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2001、6、20日始) 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学会会员;日本学生相谈学会会员等。 教学工作: (1)开设研究生课程 《社会心理学》32学时,1987年至今 《心理咨询学》 32学时,1993年至今 《成功心理训练》48学时,2002年至今 《比较德育研究》36学时,1996年至今 《专业日语》16学时,1991年至今 (2)开设本科生课程 《青年心理学》32学时,1987年至今 《大学生心理健康》32学时,1994年至今 《思想道德修养》54学时,1999年至今 人才培养: 1993年开始招硕士生,1999年参加博士指导组;2002年开始招博士生 毕业硕士生21人,在读硕士7人; 指导访问学者4人; 进修教师2人。 科研情况: (1)完成课题 1、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高校心理咨询对跨世纪人才心理素质优化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共5.5万元,2000年完成 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资助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共1.5万元,1998年完成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研究,课题第二负责人,研究报告执笔,3万元,2000年完成 4、京港合作项目(香港浸会大学),京港青少年心理健康比较研究,京方负责人,2万港币。2002年完成 5、清华大学台湾问题研究所资助,台湾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3千元,2000 年3月完成 6、中国森田疗法发展基金会资助,森田疗法治疗大学生神经症患者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30万日圆,2000年完成 7、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经验、问题与对策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编制,课题负责人,4万元,2001年完成 8、京港合作项目(香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资助)身心灵综合健康团体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3万港币,2002年完成 9、北京市教委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委托项目,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及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2001年完成 (2)在研课题 a、教育部委托项目,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研究,课题负责人,3万元 b、京港合作项目(香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资助)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模式研究,京方负责人,26.4万港币 c、教育部规划课题,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及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自筹3万元 主要研究成果有: d、 引进、修订并推广《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应用 e、 系统地研究了团体咨询以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并撰写了国内第一本团体咨询的专著,已成为心理咨询人员培训教材,并委教育部、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培养撰写团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