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命科学的基础实验.ppt

发布:2016-12-27约2.3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细胞的实际长度 =目镜测微尺格数×每小格的长度 低倍镜→高倍镜 光线 细胞数目 变暗 变少 细胞 变大 化合物 试剂及反应条件 结果 淀粉 还原性糖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碘液 蓝紫色 班氏试剂 加热至沸腾 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5%NaOH+1%CuSO4) 紫色 苏丹Ⅲ染液 橘红色 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材料选择 1、新鲜 5、紫色外表皮 4、洋葱鳞叶表皮 2、植物细胞 3.1 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 活细胞 3、成熟 有大液泡 有细胞壁 一层细胞 观察质壁分离 四、质壁分离复原 三、质壁分离 30%蔗糖溶液引流 五、测量并计算B/A(%) A:细胞的长度 B:原生质层长度 清水引流 B A 一、制作颤藻和水绵临时装片 3.2 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 二、碘液染色 形态 颜色 细胞内色素分布位置 染色较深、形状固定的结构 分类 颤藻 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蓝绿色 分散在细胞质中 无 原核生物 水绵 绿色 叶绿体 有(棕色) 真核生物 细胞核 结论:颤藻细胞核不成形,是原核生物 水绵细胞核成形,是真核生物。 水绵 颤藻 加入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3%H2O2 (滴管) 3 3 3 3 3 清水(滴) 5 新鲜猪肝匀浆(滴) 5 3.5%FeCl3溶液(滴) 5 经高温处理的猪肝匀浆(滴) 5 经高温处理的3.5%FeCl3溶液(滴) 5 4.1 (一)探究酶的高效性 结论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结论2:酶的活性易受温度影响,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1 (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pH 1%淀粉1ml +唾液淀粉酶1ml +唾液淀粉酶1ml +唾液淀粉酶1ml 4℃水浴10min +碘液1滴 pH4 2号 pH=7 3号 pH=7 4号 37℃水浴10min +碘液1滴 37℃水浴10min +碘液1滴 37℃水浴10min +碘液1滴 +清水1ml 1号 pH=7 无反应 蓝紫色 蓝紫色 蓝紫色 一、色素的提取 4.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材料 (色素含量较高) (三)提取液 无水乙醇 (二)原理 色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四)步骤 剪碎→研磨→过滤 2、加入少量碳酸钙 1、加入少量石英砂 帮助研磨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分步加入,减少色素挥发) 新鲜的绿色叶片 二、色素的分离 (一)原理 纸层析法 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在扩散过程中被分离出来 2、滤液细线要均匀、细、直 (三)滤液细线不能没及层析液 以免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无法扩散 避免色素在扩散时重叠,影响色素带的观察 (二)用毛细管画滤液细线 1、重复3~5次,保证色素含量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取材 研磨 (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制备滤纸条 (对称剪去两侧) 过滤 毛细管画滤液细线 (细、直、均匀,重复多次) 纸层析 (滤液细线不没及层析液) 10ml无水乙醇分3次加入 少量石英砂、碳酸钙 1.5cm 19.5cm 1.5cm 5g除去主叶脉的叶片,剪碎 滤液细线 层析液 5.1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一、脊蛙的制备 去除蛙的上颌 去除脑的影响,证明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一)曲腿反射和搔扒反射 证明反射弧完整 二、观察脊髓反射现象 (二)环割脚趾皮肤 反射弧不完整,证明脚趾皮肤中存在感受器 (三)破坏脊髓 反射弧不完整,证明脊髓中存在神经中枢 无曲腿反射 无曲腿反射和搔扒反射 6.1 DNA分子模型的搭建 一、搭4种脱氧核苷酸 二、搭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 7.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解离 20%盐酸,8-10min 清水30s 3、染色 4、压片 (白色部分约2-3mm) (醋酸洋红或0.2%龙胆紫染液 1滴,1-2min后吸去) 染色 压片 2、漂洗 切取根尖 滴清水,盖盖玻片 (使根尖细胞酥软,易于分散) (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使根尖成为一层均匀的细胞层) 7.2 植物细胞分化的观察 取材 切取1-2cm根尖 0.2%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1滴 1-2min后吸去 镊子压扁 染色 压片 滴清水,盖盖玻片 2层吸水纸,不研转 根冠 分生区 成熟区 伸长区 根毛 导管 摇动容器 记录字母组合 重复50次 随机抓取棋子 甲、乙中各取1粒 放回棋子 模拟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甲♂ 乙♀ 生殖器官 A a 精巢 卵巢 雄配子 雌配子 统计实验数据 8.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