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1-09约2.8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rinciplesofPublicArchitecturalDesign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

先修课程:建筑学概论,建筑初步1、2,建筑设计1、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对公共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系统阐述。本课程讲授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了解并灵活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学科知识,恰当地处理建筑设计中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艺术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意识。

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会寻找公共建筑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掌握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培养客观的建筑评价体系和方法论。

课程目标2: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念;合理运用公共建筑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发现和分析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2-1.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0.6

指标点2-2.能够合理运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领域的基本原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分析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2

0.4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基本要求:掌握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方法。重难点在于总体环境空间布局和群体建筑组合。

德育要求:学习我国优秀建筑成果案例,培养民族自豪感。

4

集中讲授、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1、2

2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联系。重难点在于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等方面。

德育要求:团结合作,分工明确

8

集中讲授、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1、2

3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建筑造型的基本特点,以及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环境的艺术特点。重难点在于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德育要求:学习我国优秀的建筑造型艺术,培养民族自豪感。

4

集中讲授、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1、2

4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重点在建筑和结构、设备的关系,还有经济分析等。以期进行具体设计时达到经济合理的目标。

德育要求:发扬艰苦朴素、经济节约不浪费精神

4

集中讲授、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1、2

5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基本要求:公共建筑功能较为复杂,在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例如分隔性空间,连续性空间组合,综合性的空间组合等。

德育要求: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

集中讲授、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1、2

6

公共建筑实例选编

基本要求:通过大量实例的讲解和分析,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公共建筑设计实例,并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共性问题。

德育要求:学习我国优秀公共建筑,培养民族自豪感。

6

集中讲授、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1、2

合计

32

四、课程教学方法

集中讲授和互动讨论相结合教学方式。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板书、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结合师生互动分析讨论、课后作业、专题研习、答疑等教学方式共同实施。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作业、专题研习、课程论文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40%、专题研习成绩占10%、课程论文成绩占5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教学环节

课程目标1(分值)

课程目标2(分值)

合计

1

平时作业

25

15

40

2

专题研习

5

5

10

3

课程论文

30

20

5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60

4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平时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

70-89分

60-69分

0-59分

平时作业

按时完成,9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到位。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识别、分析居住建筑设计相关专业问题。

按时完成,7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较到位。能够较好利用理论知识识别、分析居住建筑设计相关专业问题。

延时完成,6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基本到位。利用理论知识对居住建筑设计相关专业问题有一定的识别和分析。

不交和补交,50%以下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