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法(试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法(试行)
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由本办法产生的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中的教学质量评价依据。
新进教师和上新课的教师应有试讲和助课经历,原则上,没经过试讲和助课经历的教师不能直接上课。
建立健全听课制度。学院领导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3次,系部正副主任及支部书记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5次。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以便及时改进。教师之间也应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5次。
学院教学视导组是视导学院教学质量状况的专职机构,听课是学院教学视导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教学办在每年年初应就学院视导组,以及院、系领导的听课作出科学规划,做到每学期听课全覆盖,保证每学期上课的教师都有学院视导组,以及院、系领导的听课记录。院、系领导的听课表与学院教学视导组成员的听课表一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从4个方面进行:学院教学视导组评教、教学办评教、教师间互评、学生评教。评价方法为量化打分,分级评价。4个单项的评分均采用百分制,总分也采用百分制。
学院教学视导组根据本年度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视导情况,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量化打分。评价内容包括: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考试试卷等。学院教学视导组评教得分占总得分的30%,详细评价内容见附件:“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教学视导组用表”
教学办是学院日常教学过程组织管理机构,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主要评价教学过程的规范性。教学办评教得分占总得分的20%,详细评价内容见附件:“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教学办用表”。
教师互评是同行评议的重要形式,能够从专业角度对教学质量做出评价。教师间互评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互评。教师互评由各系(部)组织实施。教师互评得分占总得分的30%,详细评价内容见附件:“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教师互评用表”。
学生评教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学生评教以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教结果为依据,采用学生评教结果中理论课的评教结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评教结果作为参考,目前暂不列入评价。学生评教得分占总得分的20%。
每年年终对教师个人全年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系由上述四个方面得分加权平均获得。详见“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总表”。
评价结果分五个等级,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其中,优秀对应职称评审中任职资格申报综合材料一览表中的优秀,良好和中等对应良好,合格对应一般,不合格对应较差。
如果教师评价该年度发生任何等级的教学事故,该教师本年度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不能高于合格(根据《三峡大学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试行)》(三峡大教字[2001]29号)的相关规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