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3二第章第一节教学设计8.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高中必修3第2章第一节的教学设计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增城市郑中钧中学 张丽珍
一、课标解读:
知识目标
①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
②经过学习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
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本Ⅲ中第二章“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它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的完成着生活的使命,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神经调节,尤其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水平测试必考,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动物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态”等联系紧密。学好本节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本节课中,有部分内容如反射、反射弧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过,学生应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而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兴奋的传导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课时的安排:
由于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较多,且大多数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本节知识将分成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在神经纤维内的传导,第二课时为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三、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的生源是第三组的学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细胞膜、细胞器、动物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态等基本知识,还知道稳态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四、教学策略:
1.利用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的人体的神经调节为基础,再借助于媒体的展示,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2.在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基础上,利用媒体的动画功能,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
3.在教学中,通过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及探究的精神。
4.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研究性的课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通过NBA篮球图片和足球图片引出课题
观看并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能一上课就进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新课]
一、反射 反射弧
学生在初中的生物课上已经学过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基础知识,展示神经系统的图片引起学生相关的记忆。特别要介绍神经元的结构。
在此[讨论]:从结构上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几部分?每一条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生结合初中的知识思考: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它由几部分组成?
(CAI课件演示反射形成的机理)
[提问]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构成是什么?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和图形讨论回答:
1.神经元
2.细胞体和突起
3.轴突(长的树突)以及髓鞘,还有外面包着的膜
学生回忆、思考,并展开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答:反射
答: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答:略 开篇设疑,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去领会新知识的意义,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问题形影相随,为教学的良好延伸奠定了基础。
[阶段性小结]小练习: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其基本组成有 、
、 、 。
3、反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
的 所感受,发生 ,经
过 神经传向神经 ,通过其分析与 活动,神经中枢产
生 ,经过一定的 神经到达 ,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学生在认真完成练习,同时可以自我小结。
精选习题,起到及时巩固,加深理解的作用。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原有的对知识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通过以往的学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