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计算系统性能与可用性评测方法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虚拟计算系统性能与可用性评测方法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计算技术成为了现代计算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虚拟计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够隔离不同的应用程序,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在虚拟计算系统中,性能和可用性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虚拟计算系统性能和可用性的评测方法,为虚拟计算系统的优化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
(一)虚拟计算系统性能评测方法的研究
1.定义虚拟计算系统性能评测指标体系,包括虚拟机性能指标、虚拟网络性能指标、虚拟存储性能指标等。
2.设计性能评测实验,包括相同性能的物理服务器、不同配置的虚拟服务器等。
3.使用性能评测指标体系,对虚拟计算系统的性能进行量化评估,并进行性能优化研究。
(二)虚拟计算系统可用性评测方法的研究
1.利用故障注入技术,仿真虚拟计算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2.定义虚拟计算系统可用性评测指标体系,包括虚拟机失效率、虚拟网络故障率、虚拟存储容错能力等。
3.使用可用性评测指标体系,对虚拟计算系统的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估,并进行可用性优化研究。
三、研究方案
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计划采取以下研究方案:
(一)虚拟计算系统性能评测方法的研究
1.设计性能评测实验。首先选取一种虚拟计算平台,并从性能相同的物理服务器中选取10台,按性能递增的顺序分别配置成8、16、32、64核等不同配置的虚拟服务器。
2.确定性能评测指标。将虚拟服务器进行资源性能测试,包括CPU、内存、硬盘、网络等方面,并采用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预处理,得到性能指标评分。
3.性能评测指标实验分析。通过对虚拟化服务器各性能指标的评估,寻找案例对虚拟计算性能测试问提的解决方案。
(二)虚拟计算系统可用性评测方法的研究
1.设计测试故障用例。由于在实际使用中,虚拟计算系统中可能会发生多种故障,本研究将选取常见的故障类型进行模拟,如虚拟主机宕机、数据存储损坏、虚拟网络中断等。
2.定义可用性评测指标。基于故障注入技术,模拟故障场景,并根据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预处理,得到可用性指标评分。
3.可用性评测指标实验分析。通过对故障场景的模拟,寻找虚拟计算系统可用性优化方案。
四、预期成果
1.完成虚拟计算系统性能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方法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用户级别的虚拟计算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2.完成虚拟计算系统可用性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方法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用户级别的虚拟计算系统可用性优化方案。
3.发表论文3篇,其中2篇SCI论文,1篇EI论文。
4.提供虚拟计算系统性能和可用性测试工具,并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