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inux高可用性双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09约1.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inux高可用性双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可用性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高可用性系统是指在系统故障发生时能够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从而保证系统的连续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Linux作为一种自由、开源的操作系统,使用广泛,尤其是在服务器领域。在实现高可用性系统方面,Linux也有很多实现方案,如基于DRBD、Pacemaker等。

本文的选题就是探讨如何使用Linux实现高可用性双机系统,为研究者提供一种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使用Linux实现高可用性双机系统的技术方案,完成该系统的设计、部署和测试,并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对于Linux高可用性双机系统的研究,对提升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金融、电信、医疗等领域,高可用性系统的需求非常迫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可靠、稳定的实现方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研究Linux高可用性系统实现的原理和技术方案,包括基于DRBD、Pacemaker的实现方案等。

2、设计并实现一套适用于高可用性系统的架构,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同步、故障检测与恢复等。

3、对实现的高可用性系统进行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调研,了解Linux高可用性系统的实现方案和相关技术细节。

2、系统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同步、故障检测与恢复等。

3、使用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性能评估,分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与时间安排

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

1、研究Linux高可用性系统的实现方案,包括基于DRBD、Pacemaker等实现方案。

2、设计并实现适用于高可用性系统的架构,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同步、故障检测与恢复等。

3、对实现的高可用性系统进行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时间安排如下:

1、第1-2周:开题报告撰写和提交。

2、第3-4周:文献调研和技术准备工作。

3、第5-10周: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

4、第11-12周:论文撰写和修改。

五、参考文献

[1]申新,张洪鑫,周佳伟,李志鑫.基于DRBD的Linux高可用性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7,39(9):1700-1705.

[2]王志国,吕裕辉.Linux高可用集群系统的实现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26(10):129-133.

[3]黄柳飞,杨军,王旸.基于Pacemaker的Linux高可用性系统设计[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0(3):101-10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