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2012目录文2012目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博2012年1期
西安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瓮棺葬墓发掘简报 (5-13)
旬阳县显神庙下坪东汉墓清理简报 陈世斌;江宏山;刘国强;李宏波;(14-17)
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瓮棺葬墓的几个问题 翟霖林;(17-20)
秦漆器手工业研究 朱学文;(21-26)
秦子与秦子墓考辨 吴镇烽;(20+27-32)
《云阳宫记》成书年代考辨 陈晓捷;(33-36+39)
李邕墓壁画中特殊画面之探析 魏军;卫峰;(37-39)
“东井戒火”陶井正名及相关问题考证 熊龙;(40-46)
陕西关中民间祭祀风俗源渊初探 段德新;(47-51)
试论唐代对乾陵的管理和保护(上) 樊英峰;(52-58)
论博物馆批评 张礼智;(59-61)
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构建 徐玲;(62-67)
十六国北朝时期长安佛教造像的表现艺术 王锋钧;(68-73+99)
遁入空门吟长风——南宋佚名《寒山拾得行吟图》研探 应一平;(2+73-74)
中日唐陵石刻保护修复项目之乾陵工程有关问题的思考 刘向阳;(75-81)
高昌故城土遗址勘查与鉴定方法初探 戴宁;陈平;(82-86)
“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论坛在宁波举行 高永丽;(86)
悬梁法在土遗址保护加固中的应用 吕彦斌;张光辉;(87-90)
“五”数发微 谢耀亭;(91-95)
《文博》2011年总目录 (96-98)
文博2012年2期
陕西南郑苏家山汉墓发掘简报 阎毓民;左汤泉;王良;胡会军;张振鹏;程蕊萍;宜红卫;汤毅丁;(5-11+37)
略论汉墓出土玉璧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 陈斯文;刘云辉;(12-18)
汉代院落结构、布局试析 耿庆刚;(19-24)
从敦煌汉简看王莽伐西域后勤补给问题 费仙梅;(25-27)
秦东陵称谓考辨 陈治国;(28-32+72)
独角马造型的考辨——从朝阳袁台子出土动物形铜饰谈起 付琳;(33-37)
试论唐代对乾陵的管理和保护(下) 樊英峰;(38-42)
东汉《黄君墓碑》拓片考疑 刘秀梅;(43-46)
隋赵芬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考补 樊波;(46-48)
秦代弓弩的射程 刘占成;张立莹;杨欢;(49-51)
博物馆服务与观众调查 何宏;(52-55)
“‘守门人’理论”——解开“信息超载”时代讲解员培训困境的钥匙 呼啸;(55-58)
关于民办博物馆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 朱芸芸;芦佳洁;姚迪;(59-63)
博物馆照片数字化后的几个问题 原三军;(63-65)
陕西省古塔现状调查及研究 张炜;徐磊;(66-72)
西安城墙永宁门(南门)箭楼复建研究 张基伟;贺林;(42+73-77)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金铜佛像看藏传佛教艺术 张晓艳;(78-81)
深圳博物馆藏元代铜权及相关问题探讨 蔡明;(82-86)
上期补遗 (87)
一件战国嵌绿松石青铜壶的保护修复 田小平;(88-93)
商晚期青铜器三层花纹饰制作工艺研究——以青铜壶为例 陈有路;刘成;(94-98)
文博2012年3期
西安南郊唐贞观十七年王怜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李岗;袁明;李举纲;刘永利;张蕊侠;韩民兴;李洪涛;张明惠;李艾娟;郑旭东;(5-14)
谈新出现的妇妌爵 李学勤;(15-16)
西汉女俑的比较研究——汉阳陵和西汉楚王墓的对比分析 吴若明;(16-24)
西安韦曲出土唐《王怜墓志》探赜——兼谈西魏重臣王思政家族相关问题 樊波;(25-27+90)
西周时期殷遗民采邑试析 李春利;(28-34)
再议“郦山之作未成” 孙伟刚;(35-38+58)
秦俑是“兵”是“郎”?——与刘九生先生商榷 申茂盛;(39-44)
立鸟形耳簋初探 李倩;(45-51)
长安新出唐武德八年《裴眺墓志铭》疏证 魏秋萍;(52-54)
新见唐《窦师幹墓志》录释 张婷;(55-58)
居延汉简女子婚龄资料考议 刘林;(59-61)
唐乾陵出土刘濬墓志与刘氏世系补正 穆兴平;(62-66)
湖北武陵山区野三关高山桃花源生态村落自然文化遗产调查 白建钢;(67-71)
K0007号陪葬坑出土青铜水禽的祥瑞寓意浅析 张宁;(72-75)
山西长子崇庆寺宋代泥塑彩绘颜料种类及贴金工艺分析 党小娟;容波;于群力;纪娟;王永进;柏柯;闫敏;(76-80)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展望 王展;王慧琴;吴萌;陈卿;柏柯;(81-84)
现代修复理论中的影线法在中国古代壁画残缺补全中的思考与应用 侯晓斌;(85-90)
襄阳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出土饱水木漆器保护与修复 李澜;(91-94)
结构光扫描技术在文物数字化中的应用分析 张永春;潘思文;(95-98)
文博2012年4期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东汉墓发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