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加固地基夯锤锤径选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强夯法加固地基夯锤锤径选择
摘要:强夯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关于其加固深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由天津大学王成华提出的等效拟静力法有较多优点,如利用该种方法可以推到出最优锤径,计算出的最优锤径可供机械选型时参考。
关键词:强夯法;等效拟静力法;加固深度;最优锤径
Abstract: th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s an economic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about their reinforcement of the depth of a variety of calculation method, which put forwar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WangChengHua equivalent pseudo static method has more advantages, such as using the method can push to the optimal hammer diameter, calculate the optimal size of hammer type selection for mechanical reference.
Keywords: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Equivalent pseudo static method; Reinforcement depth; The optimum diameter hammer
中图分类号: TU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强夯法及其发展
强夯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地基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很重的锤(一般为100~400KN,最高可达2000KN)吊到8~25m高处(最高可达40m),而后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体中转化成很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改善其抵抗振(震)动液化的能力等。同时,强夯法还可以提高土层的均匀性,减少工后差异沉降。
强夯法是1969年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创的一项崭新的地基加固方法,其首次使用是在法国纳普尔海滨一住宅建筑项目上试验成功后,迅速在全世界各国推广。
1978年11月至1979年初,我国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等单位,在天津新港13号公路首次进行强夯法试验研究。1979年8~9月又在秦皇岛码头堆煤场的细砂地基进行试验,效果显著,正式采用强夯法加固该煤场地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于1979年4月在河北廊坊进行强夯法试验,处理可液化砂土与粉土,并于6月正式进行工程施工。由于强夯法施工简单、快速、经济,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技术之一,说明这项新技术已经成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为常用和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2 强夯加固深度的确定
2.1 ???固深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在强夯法中,土体的加固深度是进行结构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加固深度为:从最初起夯面(夯前地面整平标高)算起,不完全工程设计需要的地基土,经强夯法加固后,以某种方法测试的土的强度、变形等指标,均满足了设计要求的深度。
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2002认为,夯锤重、落距、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强夯机具的工作效率、强夯施加的总夯击能、夯锤的形状、锤径以及夯点的布置等因素对加固深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2 加固深度的判定方法
鉴于强夯法加固深度问题的复杂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致力于此问题的研究,常见的判定方法有一下一些:
1) Menard系数法
2) 系数修正法
3) 经验公式法
4) 量纲分析法
5) 能量守恒方法
在能量守恒法中,天津大学王成华[3]根据强夯时土体塑性变形对加固地基有效地事实,按塑性能量守恒,采用等效拟静力法估算加固深度。该方法认为总能量中真正使土体加固的能量为土体产生的塑性不可恢复变形所需之能量,由此导出等效拟静力法的计算有效加固深度:
(2.1)
(2.2)
式中 -地下水位埋深;
-分别为水上土的天然重度和水下土的有效重力密度。
2.3 等效拟静力法的基本思路
天津大学王成华于1991年提出的等效拟静力法,可初步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公式中各参数可由常规试验实测或设计选用,简便实用。且在若干工程实例的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