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房屋建筑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pdf

发布:2024-09-16约8.2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建材2022年第3期

房屋建筑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

李华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030009)

摘要: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但房屋建筑施工中易遇到砂土、砾石土等土质地基,土质地基缺乏足够的承

载性能,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处理。现阶段,强夯法在地基加固施工中取得广泛的应用,文章对该施

工工法的应用机理以及涉及到的施工要点展开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加固;强夯法;应用机理;施工要点

1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作业机理和软土,构成具有密实性的桩柱。此外,砂、石层还

1.1饱和土的加固机理可构成高效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作为下卧软弱土

选择合适重量的夯锤,提升至要求高度后使夯中水的流通渠道,因此加速排水固结进程,可在较

锤自由下落,在动荷载作用下,迫使土体发生压缩短的时间内提高地基承载力。强夯置换是地基加固

变形,由此转变为相对密实、稳定的状态。强夯施工的常见方法,主要适用于如下情况:

时,孔隙水压力有击穿作用,会在土体中产生丰富下卧层为淤泥质软土(压缩性大)、地基表层为

的分支排水网,建立更多水的流通渠道,增强水体砂垫层时,若采用强夯置换的方法,能够使表层砂

流通的渗透性,土体中的水分沿着空隙向外渗出。挤入软土中,经过组合后,构成一根结构完整、受力

设随着强夯能量的增加,孔隙水压力加大,待其达到稳定的置换砂桩,此桩体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

计某限值时,土体有液化的迹象,此时有效应力逐步施工现场存在3~5m厚的淤泥质软土层时,可

衰减,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经过前述提及的变化采用强夯置换的方法。首先,在软土层上抛填适量

过程后,土骨架连接受损,土体强度大幅度降低,原的石块。此部分材料有自重作用,加之夯锤提供的

施本较强的饱和土的水流阻力明显下降。在该变化之冲击力,推动石块转移至硬土层中。在此期间淤泥

工下,超孔隙水压力于短时间内消散,土体受水的干被大量挤走,减小淤泥对地基承载性能的制约性影

扰作用减弱,饱和土体开始固结,无论变形模量还响。此外,石块间的相互接触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地

是抗剪强度均有明显的提升。根据该作用机理,在基的承载性能。

多次夯击后,土体颗粒间距减小,转为密实状态,强2工程实例

度较原始状态(未处理时)明显提升叫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拟建场地原为耕地,地形

1.2非饱和土的加固机理平整性较好,未见明显的起伏。岩土构成情况为:-2.

强夯时,待加固土体中有较为强烈的冲击波,5m以上,以粉土、粉质黏土居多,局部夹杂粉砂及

土体会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原始状态被破坏,土体圆砾层;-2.5m以下,以圆砾层为主,有较强的稳定

颗粒有相互靠拢的变化趋势,孔隙中的气体向外排性。实地勘察结果显示,原始地基的承载力尚未达

出,土体颗粒重新组合,具有密实、强度高的特性叫到工程建设要求,需采取加固措施。经过技术可行

1.3砂性土的加固机理性、经济效益性等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后,最终采用

从冲击波理论的角度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