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31张).ppt

发布:2019-01-26约6.65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给物质加热: (1)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2)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3)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4)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注意: 集气瓶,量筒,漏斗不能用来加热。 3、物质加热的方法: 加热之前应将试管外壁的水擦拭干净,再 用试管夹夹持时,应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 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应先预热,待均匀 受热后再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有药品部位加热。 给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 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上倾斜, 跟桌面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 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 人,避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也不要跟灯芯接 触,以免试管破裂。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 冷水冲洗,否则,试管炸裂。 给物质加热 六、托盘天平的使用: 1、称准度:0.1g. 2、构成: 3、使用方法: 口诀: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 称量之前先垫纸,避免污染与混杂; 砝码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依次拿; 称量完毕码归回,游码零处再安家。 4、称取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注:(1)若称量物和砝码放反了: 物理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2)易潮解和有腐蚀性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归纳: 放稳天平,调至平衡,左物右码,数据读准。 七、仪器的连接: 其操作方法: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左大右小,先润边插边旋。 八、装置气密性检查: 先将导气管口浸在水里,两手紧握容器外壁加热,导管口有气 泡逸出;松开手停止加热,就有一段水柱形成,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否则就需重新连接或更换仪器。 九、洗涤仪器: 不太脏的试管先注入半试管水,再振荡后把水倒掉, 这样连洗几次就可以了;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 质,先用试管刷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即可。洗干净的试管 要倒立在试管架上 1、洗涤方法: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表面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 成般流下(即均匀润湿)。 十、实验室气体的发生装置 (一)固体加热型(如右图) 1、装置特点:固体+固体 气体 加热 3、注意事项: A .实验前必须先 --防止装置漏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 B.要用酒精灯的 ――外焰温度 ,加热效果好。 C.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夹要夹在 处――防止 试管夹。 E、试管口要 ――防止水倒流 试管 F、导管 即可――让产生的气体迅速排出。 外焰加热 最高 距管口1/3 最高 稍向下倾斜 炸裂 稍出塞子 2、选择依据:反应物都是固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反应条件为加热。 (二)固液常温型(如右图所示) 1、装置特点:液体+固体 气体 3、注意事项: A .实验前必须先 --防止装置漏气。 2、选择依据:反应物中既有固体,又有液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反应条件为不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B、长颈漏斗必须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 伸入到液面以下 稍出塞子 C、导管 即可――让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 D、装入药品时,应先 后 。 固体 液体 4、仪器代换: A.长颈漏斗可用 代换。代换后的新装置,能让反应随时开始,随时停止。 分液漏斗 B. 锥形瓶可以用 或 代换。 大试管 广口瓶 不加热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场 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特别要注意安全, 并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是 你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业布置 1. 书上的习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抄上 原题)。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