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和其预防.doc

发布:2017-08-28约2.7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和其预防1 前言 近年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外墙饰面砖、外墙涂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设计、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建筑物外墙渗水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耐用年限,并困扰着用户的使用。笔者现根据近年来对工程外墙渗漏的经验总结,分析外墙渗漏产生的类型、原因,介绍其防治措施。 2 建筑外墙渗漏的类型 2.1 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砌体结构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在相同温度环境下,前者的伸缩值要比后者大,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 2.2 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其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渗漏。 2.3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会留下渗水通道,造成砌体渗漏。 2.4 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 在施工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勾缝不认真;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均会引起渗漏。 2.5 基层过湿、过干裂缝引起的渗漏 饰面抹灰时由于浇水过量,在基层有浮水的情况下就急于抹面,容易产生流坠开裂;浇水不匀,局部干湿差别过大,面层也会因干缩不匀而产生裂缝。 3 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3.1 建材的原因 (1)墙体材料。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等)但缺乏相应的经验,造成了渗漏;另一方面,现在建筑多为框架的结构,外墙砖仅起到填充作用,而由于实心红砖的温度膨胀系数是混凝土的2倍左右,在温差作用下,砖与混凝土柱之间容易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2)外墙装饰材料。如现工程多采用的外墙饰面砖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结材料一般为水泥浆,灰浆的不饱满或勾缝水泥浆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细小的裂缝,这样水在风压的作用下就可钻进饰面砖内的空腔,造成渗漏。 (3)外墙抹灰。现在外墙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浆,其强度、刚度均比砖墙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墙因结构垂直误差,用抹灰厚度去调平的因素,使得外墙抹灰层常出现开裂现象。 (4)铝合金窗铝。铝合金窗台最低处没有泄水孔,让进了铝材空腔的水自动流出;推拉窗底框内缘板没高过外缘板,水在风作用下也易越过导轨,进入室内;铝材之间接缝没用扣接,也没用密封胶密封,造成雨水沿这些孔洞进入框内空腔而渗入墙身,引起漏水。 3.2 施工的原因 (1)施工不当引起裂缝。在砌体施工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砌筑砂浆不饱满砌体墙面、凝土墙面等基层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没有清除干净使打底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差;在干粘石、水刷石施工时,有时由于拍打过分出现翻浆或面层流动滑动而产生裂缝;阳角结合处,由于抹灰时间间隔过长、操作方法不当,封口结合不好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2)混凝土构造柱与砖墙结合处渗水。在梁柱与砖墙交接处由于砂浆不饱满而产生缝隙,并且钢筋混凝土线胀系数比砖墙约大1-2倍,在相同温度下两者变形不同,交接处漏放拉结筋,就会产生裂缝引起渗漏;框架结构外墙砌砖梁底、墙体与柱之间的连接部位嵌填未密实,此处是漏水的多发区;打底砂浆标号过高或太低,光滑基层不毛化、基层浇水湿润不足,均会导致开裂。 (3)外墙饰面砖和打底层砂浆粘结力不足。外墙面没有留置分隔缝;穿过外墙的管道和预留没作仔细的密封处理;外墙窗安装没做好防水密封处理;饰面砖缝多采用擦缝形式,灰浆难以进入饰面砖内;砖缝存在不密实,有砂眼、孔洞、开裂;外墙抹灰层一次性太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 (4)在粘贴瓷砖时,由于施工时砂的密实性和饱满度不够,形成许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进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贴面瓷砖是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本身具有密实性,通常情况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缝不密实,雨水通过瓷砖勾缝处的微裂缝会慢慢地渗透至建筑物的内部,产生局部的渗漏,导致室内墙壁潮湿的情况。 4 外墙渗漏的预防措施 4.1 设计层面的预防 (1)外墙的设计要求具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设定,并在设计图纸上明确分隔缝留置。 (2)对外墙涂料饰面要进行打底砂浆和涂料层的抗裂措施。 (3)工程要有伸缩缝、变形缝的设计及其防水细部要针对施工实际的可行性确定等。 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混合砂浆中强化使用石灰膏;加强框架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外墙砖外侧需随砌随收缝,保证灰缝密实;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外墙砌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避免顶层窗下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出现,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