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18-07-04约3.7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点击优秀《竹影》公开课教案Word版本:    《竹影》公开课教案优秀.rar (31.33 KB)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示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示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布置】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同学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同学齐读儿歌:   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经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经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绩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和散文创作方面成绩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同学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和其注音。   ⑵要求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和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示什么样的中心?   同学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示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身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说理由。   五、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身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一起解决。   六、延伸拓展   1、小结导入:本文表示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无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   ⑴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示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越2分钟。同学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⑶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   1、丰子恺的胜利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假如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身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课后记】   本文充溢了童趣,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同学主动进行探究,进行考虑;同时,也可以借助本课的学习协助同学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协助同学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点击优秀《竹影》公开课教案Word版本:    《竹影》公开课教案优秀.rar (31.33 KB)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示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示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布置】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同学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同学齐读儿歌:   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经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经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绩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和散文创作方面成绩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同学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和其注音。   ⑵要求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和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示什么样的中心?   同学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示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