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材料13.10.29.doc

发布:2017-05-13约8.5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材料 1.1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分布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 液 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 固 态和 气 态形式存在。 2、海洋 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它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3. 陆地淡 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 2.53% ,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 生产 用水。 4.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二、水的循环 1.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 蒸腾进入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蒸发 、 输送 、凝结、 降水 和径流等变化。 2.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右: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2)内陆循环。(3)海上内循环。 三、水资源的分布 1.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由于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大都是由大气降水汇集而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是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这些水都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2.我国的水资源 ⑴我国是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同时又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加上各地的气候、人口分布差异很大等特征,因此,我国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 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所以是世界上“贫水国”之一。 ②从空间分布看:具有 南 多 北 少、东 多 西 少的特点。 ③从时间分配看: 夏季丰富, 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尤其是 北方 更加明显。 ⑵解决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 水资源 、 节约用水 、避免浪费和污染; ②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 跨流域调水。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的 南水北调工程 ,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 四、水与生命 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 2/3以上 ,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 70%~80% ,其中水母占 98% ,草本植物中约占 70%~85%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 生命 活动也离不开水。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 要有充足水分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1.2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电解 1.电解水的实验。(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气泡 ,两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 ,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氢 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这是 氧 气;(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 阴(负)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 阳(正)极;(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 。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 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一定质量4℃时体积最小 3.实验结论:氢气中的 氢 和氧气中的 氧 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分子的构成 1.3 水的浮力 一、浮力 1.实验: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感觉到 有一个力将手往上推 ,将瓶释放后,瓶将 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 [结论] 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 2.实验: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会发现 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 。[结论] 在水中会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