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混凝土抗渗性能在施工中应用.doc

发布:2017-06-05约2.9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混凝土抗渗性能在施工中应用   摘 要: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水泥混凝土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是决定水泥混凝土耐久性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抗渗混凝土施工一般包括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灌、振捣和养护等施工过程,其工程质量、防水效果不但与自身的施工质量控制息息相关,还和其细部作法及钢筋、模板、水电等相关的专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密不可分。文章集中对有关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讲解,以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抗渗;混凝土;施工 1 混凝土渗水原因 混凝土之所以渗水,主要是由下述原因造成混凝土内部形成了渗水通道:(1)混凝土中游离水(自由水)蒸发后,在水泥石本身和水泥石与砂、石界面处形成各种形状的缝隙和毛细管。(2)砼施工质量不好,形成缝隙、孔洞、蜂窝等。(3)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良,浇筑后产生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形成泌水,蒸发后形成连通孔隙。(4)由于温度、地基下沉或荷载作用,形成裂缝。(5)混凝土由于受到侵蚀,产生孔道等。(6)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等细部作法处理不好,形成缝隙 2 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2.1 施工前期准备 对于各项材料的准备,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首先要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及防冻剂,且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要不低于32.5为宜,对于水泥中的C3A成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含量要低于8%才能应用于施工。但C3S成分的含量对水泥使用减水剂的效果确实即为明显的,且两者之间的差值越大加入微膨胀水泥0.2%(千分之二)或膨胀剂,那么效果就会越好,从而更为有效的实现对防水要求的达标。对于骨料,其质量可以说也是决定着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一般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作为骨料其粒径越大,则说明其收缩性比较小、渗漏性较大,所以一般常见最大粒径37.5mm,且最好是以连续级配粒径来做混凝土的骨料成分 水灰比的制定,水灰比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了防水混凝土的密实度与抗渗性。水灰比过大时,说明混凝土中所含水分过高,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泌水现象,然后在后期的水泥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中水分的大量蒸发与散失,形成混凝土的大量孔隙与漏洞。但当水灰比过小时,相应的混凝土也比较密实,但过小却会影响到混凝土整体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施工强度 水泥砂浆中的砂率也是要进行严格的选择与制定,一般在防水混凝土中会选择富砂率,水泥砂浆的作用常常是不仅起一定的粘结作用也起很大的填充作用,作为保护层包裹在粗骨料的表层,在增加密实度的同时,也将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整体的抗渗性能 2.2 入模温度的控制 冬季混凝土入模不低于10℃,春秋夏季入模温度一般控制在比最高气温低2?D3℃为宜:并设立可靠的测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在20℃到30℃以内;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的速率在7天内不大于1.5℃/天,以后每天降温不大于2℃?D3℃/天,从雨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和降温过快产生的强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造成混凝土开裂 2.3 抗渗混凝土的浇筑 通常应横向浇注、纵向推进,一个坡度、分层浇注、一次到顶,混凝土形成的坡度以1∶5到1:8为宜。每层浇注厚度以500mm到1000mm为宜 2.4 抗渗混凝土的振捣 振捣的原则是分层、定距、紧插慢拔,振动棒要分三点布置,一点置于浆头,一点置于泵口,一点置于中间,辗捣到虚浆不下沉,气泡不上浮。为避免漏振现象的发生:最好要进行一次复振,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过振造成混凝土离析。一般混凝土浇到设计标高后,用刮杠刮平,木抹子第一遍搓平,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收面,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脱水干裂 2.5 抗渗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通常要求混凝土初凝后的12小时内要开始养护,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喷刷养护液以保湿,覆盖草毡或麻袋以保温。春冬季节一般带模养护以5-7天为宜,夏季带模养护时间要适当缩短,以2?D3天为宜,并且模板外加盖麻袋或草毡,洒水养护。一般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混凝土底板表面可设塑料薄膜或者油毡滑动层以减少垫层对底板的约束。墙板的混凝土与楼板要分开浇注,以减少楼板对墙板的约束,从而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裂缝的发生。在混凝土垫层上要设置0.5%-2%的排水坡度,或者设置排水沟并设置集水坑,将混凝土的泌水及时从集水境中用潜水泵抽出。为避免混凝土泌水在构件内部产生的渗水通道,混凝土通常要进行复振 3 实例分析 地下室的渗漏一直是社会和人们广泛关注的建筑行业质量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行业施工技术要突破和解决的首要难题。下面就以地下室为例,对地下室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3.1 钢筋工程 ??采用新型保护层垫块,严格控制外墙、底板等迎水面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以保证混凝土自防水的质量。上翻梁模板支架处应增设保护层垫块。钢筋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