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 2014-2015学年度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2015学年度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I卷(选择题)
1.(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2.“……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科举制度的推行??????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学东渐的影响
3.《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候(窦婴) 武安侯(田蚡)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 )
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 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 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
4.梁启超在评价某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该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K]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5.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6.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8.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
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转变??????? B.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C.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
9.“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混乱而重复,各种年龄的年青人与一位教师坐在一起;14世纪后逐渐出现了按年龄和程度分班级,每班有不同的教师,学生定期升级,并增加了希腊文的学习。”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人文主义的复兴?????????????????????????????????? B.罗马法的重生
C.城邦民主政治的复活??????????????????????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0.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
A.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11.孟德斯鸠曾经写道:“中国的皇帝……据说他的帝国如果不公正,他将被剥夺去帝国和生命。”与其说法意义相近的儒家思想是( )
A.法不阿贵??????????????????B.克己复礼???????????????????C.知行合一??????????????????D.民为邦本
12.1872年,马克思提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