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广播程序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大 学
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 实用网络程序设计
XXXXX 大 学
实习(实训)任务书
名 称: 实用网络程序设计实训
起讫时间: XXXXXXXXXXXXXX
院 系: 计算机工程系
班 级: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
系 主 任: XXXXX
一、实习(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训,进一步掌握网络编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一定网络程序设计的能力。
实训注重网络程序的细节技术,进一步研究网络编程函数和相关MFC类,并且着重解决编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同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开发中,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开发。 二、实习(实训)内容
1、文件传输的设计
2、聊天软件的设计
3、广播程序的设计
4、本地计算机信息的查询
5、局域网信息的查询
学生按班级内序号分组,每5位同学一组,每人完成一个项目。 三、实习(实训)方式
■ 集中 □ 分散 □ 校内 □ 校外 四、实习(实训)具体安排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5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并完成调试。
序号
教学内容题目
学 时 分 配
小计
讲课
实训
1
文件传输的分析与设计
4
1
3
2
聊天软件的分析与设计
4
4
3
广播程序的分析与设计
4
4
4
本地计算机信息的查询
4
4
5
局域网信息的查询
4
4
6
项目整体测试
4
1
3
合 计
24
2
22
五、实习(实训)报告内容(有指导书的可省略)
1、实训地点:XXXX
2、实训时间:XXXXXXX
3、小组成员:XXXXXXXXXX
4、具体内容:广播程序设计
5、实训总结:
广播程序设计
4.1 设计分析与原理
网络会议室与聊天室程序类似,其本质就是一种多点群发的的通信方式。在电子教室软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组织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时就需要建立几个组群,每个组内可以发起讨论,交流意见,这就是网络会议室应用程序。本章的网络会议室功能虽与上一章的聊天室类似,但采用的是一种更好的实现方法——IP多播技术。
网络会议室需要有以下主要功能:
用户可以选择参加某个会议
用户可以在会议上发表言论,并且用户的发言会即时传递给每个参加会议的人
用户可以随时看到参加会议的其他人的发言
用户可以随时选择退出会议。需要时,还可以再加入进来。
界面设计:
关键技术分析:
根据参与一次通信的对象的多少,可将通信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点对点通信,也称其为单播通信,TCP协议仅支持这种单播通信方式
一类是多点通信,也称为群或组通信,UDP协议既支持单播通信方式,又支持多点通信方式。
广播通信:
所谓广播是指一种同时与网络中所有主机进行交互数据的通信方式,传输者通过一次数据传输就可以使网络上的所有主机接收到这个数据信息。
广播通信的主要用途是资源发现和减少网络数据流量。
用于指示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地址称为广播地址。广播地址有直接地址和有限地址之分。
直接广?定网络(已知网络号)发送数据包的情况,若不知道网络号,又要向本地网络发送广播数据包,就需要使用有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
核心程序——IP广播:
一个IP广播程序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广播端,一个是接收端。
IP多播的网络会议室:
多播是指一种同时与多台主机进行交互数据的通信方式,传输者通过一次传输就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一组接收者。
与广播不同的是多播只向事先规划好的多播组(由多台主机组成)发送数据,而不是向某个网络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
多播组是零个或多个使用同一IP目的地址的主机集合,其成员在位置上和数量上均没有任何限制。
多播不局限于局域网,也可用于广域网。
多播地址:
IP地址空间被划分为A、B、C三类。第四类即D类地址被保留用做多播地址。
从224.0.0.0到239.255.255.255间的所有IP地址都属于D类地址
多播地址的范围是224.0.0.0~239.255.255.255
4.2 程序流程图
广播流程:
4.3 程序代码
广播端源文件: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Broadcast.h
#include BroadcastDlg.h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DEBUG_NEW
#undef THIS_FILE
static char THIS_FILE[] = __FILE__;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