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技术(模拟部分)刘颖主编-3-晶体三极管跟放大电路.ppt

发布:2018-08-24约1.86万字共1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功放电路的分析计算 1. 交流输出功率Po 2. 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DC 每个单管工作半周时的平均电流为: 2. 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DC (续) 3. 效率 4. 集电极的最大功耗PT 例:Po=1W 甲类: Pcmax=4W→ 大功率管 →必须加散热片 →体积增大 乙类: Pcmax=0.2W —中功率管 说明:一般0.1W以下的管子称为小功率管。 甲类功放 乙类功放 四)功率管的选择 每只管子的最大允许功耗 每只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 每只管子允许的最大集电极电流 例题 OCL功放电路图所示。其中VCC=15V,RL=8Ω,选取的功放管的极限参数为ICM=5A,反向击穿电压, |U(BR)CEO|=50V, PCM=5W。 试求该功放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此时功放管是否安全? 解: 根据题意,计算功放电路的参数如下。 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 晶体管承受的最大反偏电压 单功放管的最大功耗 输出最大功率 与已经选取的功放管的极限参数进行比较, 管子的最大功耗 PCM=10W2.8W 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 管子的最大集电极电流ICM=5A1.9A 比较结果说明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该功放电路的功放管是安全的。 1.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存在问题 当输入信号Ui在0~Ube之间变化时,不足以克服死区电压,三极管不导通。因此在正、负半周交替过零处会出现一些非线性失真,这个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三、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交越失真 -0.7V 解决交越失真办法:可给三极管稍稍加一点偏置,使之工作在甲乙类。 2.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0.7V 特点: (1)静态时,三极管微导通,可给三极管稍稍加一点偏置,iC1=iC2, io=0,电路工作在甲乙类。 (2)不易调整偏置。 由于流入T4管的基极电流很小,流经R1电阻和R2电阻的电流近似相等,有 对于T4管,其发射结的导通电压基本稳定(如硅管0.6~0.8V,锗管0.1~0.3V),所以有 微调R1和R2的比值,就可以得到满意的T1、T2管的偏压值。 调整R1、R2、T3参数,使R1和R2之间M点的电位近似 为0。 复合管概念:多只管子合理连接等效成一只管子。 经验:不同类型的管子复合后,其类型决定于T1管。 目的:增大β,减小前级驱动电流,改变管子的类型。 四、 复合管 复合管组成原则:在合适的外加电压下,每只管子的电流都有合适的通路,才能组成复合管。 复合管的形式和参数: T1 T1 T1 T1 T2 T2 T2 T2 NPN NPN PNP PNP 一般有四种复合形式: 复合管的管型与T1相同。 复合管的参数分别为: hf≈hfe1hfe2 复合后分别等效为: 复合管共射电路增强了电流的放大能力,增大β倍。减小了对信号源驱动电流的要求。 例题,计算电压增益。 直接计算: 复合管电流增益为β1β2, 电压增益为 例题1 计算电压增益。 共射与共基电路组合在一起,既保持了电压的放大能力,又获得共基电路的较好高频特性。 例题2 计算电压增益。 练习:判断下列各图是否能组成复合管? 判断准则:在合适的外加电压下,每只管子的电流都有合适的通路,才能组成复合管。 3.10 常用三极管元件介绍 1.三极管的分类 2.三极管型号的命名方法 3. 常用三极管特性参数 一、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特性 晶体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或射极电流可以控制集电极电流。 要使三极管正常工作并有放大作用,管子的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必须反向偏置。 三极管的特性可用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来表示,也可用特性参数来表示。主要的特性参数有:电流放大系数?、?,极间电流ICBO、ICEO,极限参数ICM、PCM和BUCEO。 由于? 、?、ICBO、ICEO等受温度影响较大,为了稳定,选管子时ICBO、ICEO要小, ?也不要过大。 第三章小结 二、放大的概念 放大的对象:在电子电路中,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常用的测试信号是正弦波。 放大的本质:是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通过有源元件(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对直流电源的能量进行控制和转换,使负载从电源中获得的输出信号能量,比信号源向放大电路提供的能量大得多。 放大的特征:是功率放大,表现为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输出电流大于输入电流,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 第三章小结 三、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是有源元件,即晶体管 2.直流电源电压:数值、极性的设置要正确。 3.电路参数:应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即建立起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保证电路不失真。 4.输入信号:应能够有效地作用于有源元件的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