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机械 磨辊》国家标准(编制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粮油机械 磨辊》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河南工业大学
2013年8月
粮油机械 磨辊标准修订编制说明
1 工作情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粮食局司发便函《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粮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质检办[2013]8号)要求,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粮油机械 磨辊》标准起草工作组,负责修订起草《粮油机械 磨辊》标准。项目编T-449。
1.2 主要工作过程
明确该项工作在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的领导下,学校重视,并组成项目组,项目组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收集查阅世界及我国磨辊相关资料,对国内目前使用的磨辊进行资料收集,同时走访了一些磨辊加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等,并对取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整理,项目组经过了多次沟通、交流起草意见,并在无锡布勒进行了工作讨论会,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于2013年8月前对原有标准进行修订,撰写出“粮油机械 磨辊”、“粮油机械 磨辊国家标准编制说明”的草案(第一稿)。
2 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
2.1修订意义
粮油行业发展迅猛,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粮油机械 磨辊》标准(SB/T 10152-93)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至今已有20年历史,随着我国粮食油脂机械科研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新。为满足我国粮食油脂机械的发展需要,修订本标准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
2.2 编写规则
《粮油机械 磨辊》标准是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2.3 修订原则
2.3.1 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原则;
2.3.2 透明度原则;
2.3.3 与专业部分的一致性原则;
2.3.4 保护国家利益原则。
2.3 修改的主要内容(在SB/T 10152-93的基础上)
2.4.1为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过程中,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导言、有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将小孔径磨辊、大孔径磨辊修改成为厚壁辊和薄壁辊,增加和修改了喷砂辊、光辊、中凸度),将型号、化学成分、试验计算和基本参数作为附录;
2.4.2原标准中4.2的系列去掉;
2.4.3对原基本参数表进行了修改;
2.4.4对原5.4.1成品辊直径及白口深度范围进行了修改;
2.4.5原5.2.1辊体白口层的化学成分增加了部分元素和范围;
2.4.6对原5.4.2硬度,增加了光辊的硬度,同时将拉丝辊、喷砂辊的硬度范围进行了修改;
2.4.7 对原5.5磨辊的径向跳动从0.03mm调整为0.01mm;
2.4.8将原动平衡试验的精度G1调整为G6.3;
2.4.9 将原5.7无故障使用时间取消;
2.4.10对原6.5硬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修改,为按照GB/T 13313标准执行;
2.4.11将原7.1的检验修改为列表的方法;
2.4.12 将原8.2包装修改为按照GB/T 24854(粮油机械 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执行。
2.5 修改的依据。
经过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调研,深入行业粮食机械和加工生产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征求行业内专家意见,特别是国家粮标委相关专家的意见。
2.6 引用标准
按GB/T1.1-2000及GB/T1.2-2000要求,统一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7由于目前磨辊的型号较多,故有关具体的参数范围仅作为资料性附录。
2.8 增加完善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的内容,完善了技术条件和手段。
3 技术经济论证结论,预期的经济效益
磨辊是当前我国粮食(小麦)制粉工艺过程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本标准的制订可以规范生产加工,确保企业生产出的设备的一致性、可比性,规范粮油机械中磨辊的技术要求。因此本标准的制订实施对于提升该产品的质量水平,更好的贯彻相关政策,确保相关标准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在制订过程中各主要技术参数规定和限定了磨辊的基本性能,可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也可保证企业生产出的设备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则采用了当前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提出强制性标准或者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磨辊是我国各级粮食(小麦)加工过程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本标准的制订符合当前我国粮油加工和机械产品发展的迫切需要,鉴于当前我国各生产使用单位所生产使用的产品在部分技术参数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将本标准编制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二OO八年七月二十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