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PPT.ppt

发布:2018-01-05约4.44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其他要求_1 疫情防控过程中配合卫生部门调查;专门消毒;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可对病人接触过的恶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接种或服药,对其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患病学生返校的工作:医务人员和班主任,严格掌握学生病愈返校的时间,病愈返校需经临床医生证明无传染性后,方可复课。 其他要求_2 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值班、专人指挥,有隔离、消毒、防护和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资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学校领导要关注学校传染病特点、经常听取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建议。 经常开展学校传染病方面的健康教育和食堂等相关场所的检查。 把学校传染病防控纳入校内考核和奖惩中。 学校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 学校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 及时发现疫情是核心 及时报告疫情是关键 提高应对传染病的能力是保障 有针对性的做好卫生工作是前提 及时发现疫情_1 在同一宿舍,同一班级或同一楼层,短期内有多个学生出现相同症状时,例如发热、皮疹、咳嗽、呼吸急促、头痛、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全身酸痛及乏力等(晨检项目),应高度注意是否为传染病的前驱症状。 班主任或教师,宿管员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经他们初步判断后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 及时发现疫情_2 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老师如在短期内也出现相同的症状,应按照上述方式处理。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人员中有2例或2例以上在进食相同食物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未进食的同学没有发病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食物中毒。 因病缺勤的人数突然增加。 及时发现疫情_3 病人有可疑传染病源接触史:如在校外或家中接触过类似病人或某类动物,吃过不洁净食物或饮用过不卫生的水等。 单个病例发生,有时也应当作暴发流行对待。例如以往从未出现过的病症,或是对公众健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或H1N1流行期间,学生或教职员工出现突然高热(38℃以上)或呼吸急促情况,应保持高度警惕。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保山市 主要内容 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 传染病及其相关特征 学校常见传染病和处理措施 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 学校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 云南省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 根据2012年云南省各地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数据显示,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疫情爆发为主,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占91.23%,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 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流行事件中,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病。 在学校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在农村学校占73.68%。学校传染病流行的高峰季节一般是4-8月;农村学校传染病发生的概率高于城市学校水平。 传染病学和相关特征 传染病的特点_2 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 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其流行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表现出多方面的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_1 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 病原体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就针对这三个方面。 流行病学特征_2 地方性 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季节性 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传染病的控制原则 控制传染源和消除传染源: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如 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如 搞好饮食卫生开窗通风、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戴口罩等。 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如果每个人对传染病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便有传染源、有适宜的传播途径也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注射疫苗体育锻炼、保证营养摄入。 学校是传染病的脆弱场所 学校(托幼机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