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胞因子与瘢痕的研究进展.doc

发布:2018-01-30约2.8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胞因子与瘢痕的研究进展 [通信作者]刘进辉 冯艳华 (1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 2吉林省人民医院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近年来内源性细胞因子与瘢痕增生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因子在瘢痕增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目前研究比较广泛和普通的几种细胞因子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部分机理做一概述。 关键词:瘢痕;细胞因子;创伤修复;胶原合成;成纤维细胞;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志码] A 细胞因子(CK)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转化生长因子-beta; 转化生长因子TGF-beta;是瘢痕形成过程中起最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它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的生成。在增生性瘢痕中,TGF-beta;可直接刺激产生胶原组织以及基质黏多糖蛋白,从而合成分泌大量的I、Ⅲ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整合素等多种ECM成分,引起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过度增生,逐渐发生纤维化。TGF-beta;还是有效的血管诱导剂,调控创伤愈合和瘢痕形成中血管形成。 2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因子(EGF)被认为在损伤愈合过程中有作用的原因是:首先EGF由血小板、巨噬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释放, 这些都是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细胞;其次, EGF能刺激纤维的合成,它是一种重要的损伤基质的成分,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合成与向伤口迁移;第三,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生分化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第四, EGF对表皮细胞的增生、迁移及分化有着明显的作用,被认为可促进表皮化。 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类能够调节机体相关组织生长的促纤维化因子,在机体各类创伤修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CTGF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刺激细胞迁移、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存活、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化等。在瘢痕纤维化的进程中,CTGF先形成蛋白质刺激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增殖,使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增殖而来的成纤维细胞又释放更多的CTGF,形成局部自分泌作用机制,从而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沉积,最终大量纤维化组织形成,导致瘢痕的形成。 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与损伤愈合相关的细胞因子, 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能刺激间质来源的细胞增殖的多肽,具有较为广泛的生理活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有三种形式的二聚体结构, 即PDGF-AA ,PDGF-BB和PDGF-AB。前列腺素能够在炎症反应中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环氧化酶(COX) 是炎症中前列腺素形成的关键酶。在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COX-1 和COX-2 基因的表达都是增加的,而所有PDGF的二聚体结构都能增加COX-1和COX-2mRNA在肉芽组织以及瘢痕中的表达,作用最明显的是PDGF-BB,由此可以证明PDGF是与损伤愈合相关的细胞因子。 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一种强烈的胶原沉积刺激因子,它具有降低胶原酶mRNA表达、增加胶原蛋白mRNA表达、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并使瘢痕组织中ECM胶原蛋白过度沉积的功能。它与TGF、PDGF、IL等因子有协同作用,是促进瘢痕形成的细胞因子之一。 6干扰素 干扰素(IFN) 是由白细胞、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有IFN-alpha;、IFN一beta;、及IFN一gamma;三种类型,是目前一种能够确定的对于瘢痕形成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它能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 降低I、II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并促进胶原酶的产生、刺激胶原酶分泌,促进胶原降解,抑制胶原合成所需要的脯氨酸羟化酶,阻止胶原的生成。联合应用IFN-alpha;、IFN-gamma;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的mRNA水平,达到完全抑制IFN-beta;引起的成纤维细胞alpha;2胶原启动子的活化作用,还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达到抑制胶原合成,阻止瘢痕增生的效果。 7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L)中与瘢痕的形成有关的有IL-1,IL-4,IL-6,IL-8,IL-20,研究最为广泛的是IL-1与IL-6。IL-1能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内胶原酶的合成,抑制胶原形成。其机制是IL-1能显著增加前列腺素-2的生成,而前列腺素-2通过生成了第二信使环磷腺苷[1],抑制了成纤维细胞对脯氨酸及其它氨基酸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