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应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效果研究.doc

发布:2018-01-29约2.9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应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效果研究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肿瘤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应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非诺贝特,观察组40例联合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及2hP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TC、TG、HDL及LDL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2.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非诺贝特;氟伐他汀;高血脂;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脂,临床称其为“姐妹病”[1]。高血脂和高血糖可以相互影响,其中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而发病,血脂异常则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当中。临床主要采取贝特类和他汀类药物进行疾病治疗,其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对此,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联合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共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ge;7.0 mmol/L或糖耐量试验ge;11.1mmol/L;②符合高血脂症诊断标准[3],总胆固醇(TC)ge;5.7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6mmol/L三酰甘油(TG)ge;1.7mmol/L;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依从性差,有药物禁忌者;肝肾功能不全,存在肿瘤及甲状腺疾病者;近期(3个月内)并发心肌梗死、脑梗死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4plusmn;8.6)岁;糖尿病病程(6.8plusmn;2.5)年,高血脂病程(5.7plusmn;1.8)年。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1.1plusmn;8.0)岁;糖尿病病程(6.9plusmn;2.1)年,高血脂病程(5.8plusmn;1.4)年。两组上述资料无显著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进行治疗,10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伐他汀进行治疗,40mg/次,睡前吞服,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 1.3观察指标 ①糖尿病指标:空腹血糖(FBG)水平和餐后2h血糖(2hPG)水平;②高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③不良反应:定期测定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对异常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P<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糖尿病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FBG及2hPG水平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FBG及2hPG水平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腹部不适3例,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出现便秘2例,腹泻1例,消化不良3例,发生率为1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1054,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及发病早期,多因高脂饮食、肥胖而合并有高血脂症,加之胰岛素的使用造成血压升高、血脂代谢紊乱、尿酸增多,进一步影响高血脂程度增加。糖尿病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而高血脂对胰岛细胞具有损害作用,胰岛素分泌水平随之下降,血糖则进一步升高;另外,高血脂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糖尿病与高血脂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可导致疾病持续恶化。所以,合理使用调血脂药物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重要原则。 目前,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主要为他汀类与贝特类,而本研究所应用的非诺贝特是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药物[4],通过抑制TG和LDL的生成,调节TG和LDL分解代谢,可以起到降低TG、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